哈尔滨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的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它以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城市风貌驰名中外,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美誉。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哈尔滨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哈尔滨的名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丰富的革命遗址。

一、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

哈尔滨城市文化是在北方寒地文化、本土地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及西方外来文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在多元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哈尔滨市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建筑质量及艺术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形成了具有鲜明外来文化特征的历史空间和历史环境,羸得了哈尔滨市“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固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哈尔滨市多元文化的建构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文庙、极乐寺的建立和其它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作为一种平衡的力量使哈尔滨留下了清晰的民族文化印记,民族文化的影响还使哈尔滨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商业文化,并有了“独冠关东”的美称。多元文化的相互作用还形成了独具特色建筑、空间形式及生活方式,如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空间模式和欧洲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相嫁接的集仿式“中华巴洛克式”风格街区,构成了中西文化相融合的空间例证,体现了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城市特质。

二、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

哈尔滨的城市格局不同于欧洲及我国的其它城市,是以相对封闭的三个核心发展起来的,各区风貌独特。南岗主要是以大直街、红军街形成的十字轴线为载体,新艺术运动、俄罗斯式、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为基调的铁路行政办公、高级住宅为主的兼有商业中心的综合风貌区。道里主要是以中央大街为中心,以多种流派建筑形成的国际性商贸、中高级住宅、外国人聚居的综合风貌区,是哈尔滨多元文化与商业中心。道外主要是以靖宇大街为中心,是哈尔滨民族经济的发祥地,构成了传统商市风貌区。

各区的道路格局也自成体系。南岗采用方格网、放射线和弧曲线相结合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在全城的制高点——车站街(今红军街)和大直街交叉处设置广场,广场位于全城的制高点,广场中心建造了圣·尼古拉大教堂(已拆除),成为全城视线的焦点,并控制了整体城市风貌。形成的是花园城市的形态与肌理特征。道里形成的是适合东北寒冷地区商业店铺的东西向街坊长、南北向街坊短的格子状道路格局。道外采取院落式的布局和开放式街道相结合的模式,街道网络具有鱼骨式的特色。

三、丰富的革命遗址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代哈尔滨一直是反帝、反侵略的阵地,也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活动地,是我国传播马列主义思想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1910年至1912年同盟会会员熊成基、梁延斌、陶玉春、王泽巨、李范五等革命志士先后在哈尔滨从事反帝反封建活动,1917年成立了哈尔滨工兵苏维埃,1919年周恩来就来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以后李大钊、翟秋白、罗章龙等相继来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哈尔滨建立了东北第一个党小组,刘少奇、陈谭秋先后到哈尔滨领导工人活动,1929年以后哈尔滨一直是中共满洲省委所在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东北人民抗日的中心,保留了一批如赵一曼、李兆麟、杨靖宇等民族英雄活动纪念遗迹。

这些建筑与街区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重大的技术和艺术价值,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