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

一、城市概况

保定是首都“南大门”,以“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辖4市(定州为省直管试点)、5区、15县和2个开发区,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49万。其中,市区面积2531平方公里,人口280.6万。保定基本市情可以概括为:京畿重地、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

京畿重地。与北京相伴而生,市区距京津石均为130公里左右,素有“冀北干城、都南屏翰”之称。历史上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元设保定路,明建保定府,清设直隶总督署,解放后两度为河北省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处于京津保率先联动发展的核心区,是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文化名城。保定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尧帝的出生和受封地,是燕文化发源地。曾经诞生了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王实甫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具有厚重的书院文化和红色文化。宋有州学,明有府学,莲池书院被毛泽东主席称为清末“全国书院之冠”,清末民初保定被称为“学生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曾培养出1800多名高级将帅。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曾创建北方最早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红旗谱》《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红色经典作品,反映了保定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的光荣历史。

目前,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25万人。保定体育全国闻名,培养了郭晶晶、庞伟、王涵等20位世界冠军,被誉为“冠军摇篮”。

山水保定。境内“群山西峙,众水东瀛”,平原和山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50.3%、49.7%。拥有白洋淀、野三坡、白石山5A级景区3处,清西陵等4A级景区10余处。市域年均水资源总量28.53亿立方米,拥有王快、西大洋、安格庄、龙门4座大型水库和90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32亿立方米。

低碳城市。保定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双料”低碳试点城市,也是中国科协确定的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形成了以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新型建材和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5+2+5”现代产业体系。

二、历史沿革

保定建制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保定古城一带,考古证实在殷商时期已有居民定居的村落,时属冀、幽之交。

战国时期,燕昭王在今古城东侧、府河北岸筑广养城,为放牧战马之城。

秦汉时期,保定正式设治置邑。西汉初年,保定称乐乡、樊舆,隶属涿郡,城址在今保定古城东北约五里。

魏晋时期,改乐乡、樊舆为清苑县,治所清苑城,城址在今保定古城东北约七里。隋、唐沿称清苑。

两宋时期,升为保州,始现都市规模。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清苑县为保塞军,寓保卫边寨之意。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升保寨军为保州,遗址在今旧城西南。

元代,始有保定之名,为保定路治。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河北东西路都元帅张柔因保定地处“畿辅首善之地”,战略地位重要,自满城移驻保州。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 1275年)改保州为保定路,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之名由此始有。

明代,为保定府治。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正德十年(公元1515 年)设保定巡抚。

清代,为直隶省会。清代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置直隶省,直隶巡抚移驻保定。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

民国时期,保定断续为直隶省会、河北省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沿用直隶省建制,治所保定。1913年直隶省会迁往天津,裁保定府,恢复清苑县置,后成为直系军阀大本营。1935年河北省政府由天津迁回保定。1939年,日伪在保定设河北省公署。1946年,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至保定,1947年迁回北平。

建国后,保定两度十四年为河北省会。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解放后保定为河北省会,1955年省会迁天津,1965年省会由天津再次迁回保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

三、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

(一)燕南赵北,直隶文化的策源地

中国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不同朝代由于政治中心区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秦汉唐文化之于陕西,宋文化之于河南,明文化之于南京与北京。清文化发起于关外,入关后统治中心在北京,但其遗迹最多、烙印最深、保存最完整、类型最丰富则是在河北,而以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文化遗产为依托的保定形成了特色鲜明、区别于京畿文化的直隶文化,保定成为了直隶文化的策源地。

直隶文化是以保定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综合体。它以畿辅首善之区——保定为中心,伴生形成于元代大都(今北京)奠基之时,在清代雍正年间直隶总督定制后,形成文化高潮,到了晚清民国年间,更形成了京保同发展、一脉相承、内外结合、中西结合、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结合体。这是华北先民们依从、参照北京文化后自创、自省,并长期发展后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二)崇文尚武,抗战文学的重要发源地,拱卫京师的南大门

保定文化十分发达。自元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经常会聚于此,清末民国时期文化成就更达到高峰,其中莲池书院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目前,保定市大专院校数量居全国中等城市之冠。保定自古英雄辈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始建于清代末年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军事家的摇篮,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定处于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一大批文化战士活跃在保定地区,传播文化,开展对敌斗争,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战文化、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北控三关,南通九省,宣府、大同为之屏障,倒马、紫荆为之阻隘,联络表里,翼卫京师。自古为河朔用兵之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曾为燕、晋、中山、韩、齐、魏、赵等国角逐的战场,宋代,保州为边防重镇,辽军南侵,保州首当其冲,至明清时期,保定逐步成为拱卫京师的南大门。

(三)兼容博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

保定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间美术绚丽多彩,争奇斗艳;民间音乐纯朴自然,清越悠扬;民间舞蹈热情豪放,妙趣横生;传统戏剧唱腔健朗,刚柔并济;曲艺载歌载舞,婉转明快;传统手工技艺取法自然,做工精细;传统竞技项目源于生产生活,形式活泼。保定老调艺术特色粗犷豪放,朴实凝重;清苑哈哈腔唱腔音乐明快活泼,通俗易懂;徐水舞狮外形威武,表演技术高超;涞水高洛古乐传承古乐遗风精髓,独具魅力。实为今后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资源宝库。

四、市区历史文化遗存

1、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类型涵盖了古建筑、园林和近现代重要史迹。文保单位大部分保存基本完好,种类丰富,分布集中,历史价值较高,是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载体。

主城区(莲池区、竞秀区)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分别是古莲花池、大慈阁、保定钟楼、直隶总督署、淮军公所、清河道署、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育德中学旧址、直隶审判厅旧址、光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稻香村、保定天主教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包括第一客栈、天水桥、古城墙、杨公祠、慈禧行宫、清真西寺、观音堂等。

2、历史文化街区

主城区(莲池区、竞秀区)共有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分别是总督署—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淮军公所—清河道署历史文化街区、东大街-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总占地面积共计55.07公顷,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良好。

3、历史建筑

主城区(莲池区、竞秀区)已确定公布的历史建筑共计32处,包括明代北石门桥,清代天和栈、古货栈、宋氏祠堂,民国冯玉祥故居、农大旧图书馆等。均已并设立了保护标志,建立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