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n\n\n
公元421年(南朝宋永初二年),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的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并诗)。《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面独立成篇的序言,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环环相扣地告诉读者一个神奇故事:这个渔人意外找到了桃花源!要知道,此桃花源近600年来没有人发现。这怎么不令人神往和惊叹!
\n\n
《桃花源记》(并诗)问世迄今已经整整1600年。桃花源旖旎的风光、淳美的风俗,桃源人的勤劳质朴、尚真崇实,尤其是平等富足的田园生活,通过作者简洁的诗意文字和形象逼真的描述,已永久地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桃花源的故事仍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n\n
写景抒情寄其意
\n\n
陶渊明为写好他心中的桃花源,采用了散文和诗歌两种文体来描述同一个对象,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n\n
先说说序文《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以300余字的篇幅,简洁传神地叙述了一个渔夫(文中的“渔人”)意外地进出桃花源的见闻故事。无论叙述还是描写皆文笔洁净,故事清晰完整。与《桃花源诗》相比,《桃花源记》显得生动吸引人。全文依渔人的行踪,即“寻‘桃林’——探‘桃源’——入‘桃源’(访‘桃源’)——别‘桃源’——再寻‘桃源’”的时间顺序逐步展开。
\n\n
序文中的桃源被诗人描述得扑朔迷离,却又亲切清晰,宛如一块远在天边的神奇土地。当然,桃源人的淳美风俗是有现实基础的,从陶渊明的多首田园诗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归园田居》(其一)后部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读读陶渊明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可以说,桃花源淳朴的乡风民俗氛围,桃源人的热情好客均来源于陶渊明的乡间生活。
\n\n
接着再说《桃花源诗》。《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高度赞美桃源人的自由、幸福、安宁,诗人陶渊明是为桃源百姓抒情,也是为人类向往的田园理想生活抒情。全诗分为三部分:“嬴氏乱天纪……来径遂芜废”为第一部分,诗人开门见山地叙述、说明桃花源里人们的来历。“相命肆农耕……于何劳智慧”为第二部分,诗人为读者介绍桃源人的生活情景。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同劳动,应时耕作,没有纪年历,四时自成岁,春蚕收长丝,秋熟无赋税,人人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奇踪隐五百……高举寻吾契”为第三部分,诗人对桃源人的生活发表感慨和议论。“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说的是诗人希望驾起清风,高高飞起,去追寻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桃花源诗》因为是诗篇,直接抒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情怀,也是诗人所说的“寄其意”。
\n\n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序,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必然受渔人见闻所限,作为一个背景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桃花源诗》。《桃花源记》重在故事情节,诉诸读者直感,文字生动活泼,画面感强。《桃花源诗》重在抒情言志,诉诸读者理性,史实高度概括,发人深思,历史纵深感强。从文本上分析,《桃花源记》(并诗)尽管有清晰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但应归入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一类,作者所写的桃花源是综合了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奇特想象。总之,《桃花源记》写的既非真人也非真事。
\n\n
生活烙印字行间
\n\n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的杰出诗人。他生逢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身处战乱环境,步入壮年的诗人纵有一腔抱负也无法实现。
\n\n
从陶渊明流传至今的诗文来看,他的人生经历了早年闲居、出仕和中年后隐居三个阶段。通读其作品,感觉他的诗文都从其肺腑中流出。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写诗人在“人境(非仙境)”——“南山(庐山)”——“南村”里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获得的是自由而恬静的心境。在《饮酒》(其十九)“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的诗文里,更是证明了诗人29岁辞去江州祭酒职务的那段时间,即有终老田野的打算。再说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其一),表达的是寒儒诗人陶渊明归隐之后体验到田园耕读之乐。而《饮酒》(其四)中的“失群鸟”和“孤生松”等意象,又可看出陶渊明壮年选择辞官归隐、离群索居,并不完全是他的主动选择,这里面更有社会对他的排斥。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如《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在此极言自己不适应仕途生活,具有浓浓的田园情结。于是,独善与隐逸就成为了陶渊明深入骨子里的思想。
\n\n
陶渊明年轻时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佐证陶渊明是在儒家文化的教育下长大,他相信儒家思想可以救世,也曾做过江州祭酒、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终因不愿曲意奉承而仕途不畅。残酷的现实导致寒门子弟入世无门,造成了陶渊明“世既弃我、我亦弃世”的个人与社会相排斥的心态。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提及:“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说的是诗人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41岁那年,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仅做了81天的彭泽县令,彻底开始了隐居生活,自此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与高门士族社会疏远,与平民百姓亲近。
\n\n
陶渊明一生崇尚与缅怀上古社会淳朴之风,对存在阶级剥削的社会没有好感,对强权的秦帝国(秦朝)尤其如此,呼之为“狂秦”《饮酒》(其二十)、“嬴氏乱天纪”(《桃花源诗》)。他认为只有在上古淳朴的社会,人们才会有自给自足的幸福人生。
\n\n
纵览陶渊明的全部诗作,处处可见他对人生、社会的哲学思考。于污浊的世界中,陶渊明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另辟天地,憧憬神游于无怀氏、葛天氏等上古社会,反复咏叹儒家大同思想。这一点从创作《桃花源记》(并诗)的前一年,陶渊明写就的《五柳先生传》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五柳先生传》是诗人撰写的纪实小传,陶渊明写自己读书重在“会意”,但不求甚解;著文重在“自娱”,又颇示己志;包括饮酒,也是“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从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的诗人是爽快之人、性情中人。
\n\n
当然,陶渊明中晚年的心态虽是“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他无法改变现实社会,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终于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与美好情趣。从陶渊明的诗文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在南山下的日子随遇而安,心情也愉悦。他一边耕种、采菊,一边与诗酒相伴。至今在南山脚下,仍遗留着陶渊明当年喝醉后经常倒卧其上的一个巨大石块(今人简称为“醉石”)。田园诗人陶渊明因为始终关心农民命运,终日有所思必然成一梦,心中幻化出一个世外桃源就是必然的事了。可以这样说,陶渊明创作的全部诗文,尤其是《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等诗篇,为《桃花源记》(并诗)诞生打上了时代的背影和生活的烙印。
\n\n
桃花源本诗意化
\n\n
如前文所述,《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短序或小记,这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也是其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调动了诗人的全部生活积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作者个人创作的最高成就。此时的陶渊明辞官归隐多年,早已化身为普通劳动者,他的思想感情与劳动人民早已心心相印。对“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的辛酸生活,他有切身体会;对普通百姓饥寒交迫的痛苦境遇,他也见得真切。残酷的现实生活促使他不满现实进而探求光明的未来,《桃花源记》是这种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
\n\n
公元411年,陶渊明创作了《移居二首》(其二)。其中的“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两句诗简直就是为他十年后创作《桃花源记》(并诗)提前作了预告。在一个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桃花盛开的春日里,一位渔夫鬼使神差地向着他心中魂牵梦萦的桃花源进发了!他已攀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他也真的描绘了一个新的生活境界,写出了空前绝后的“新诗”——《桃花源记》(并诗)。
\n\n
那么,关于《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作者的本意究竟是什么?这里,有困惑了多少人又多少年的两个问题,需要认真分析。
\n\n
首先,《桃花源记》中的这个渔人究竟是谁?
\n\n
阅读《桃花源记》时,读者会关心贯穿全篇的渔人形象。从前文分析中不难看出,贯穿《桃花源诗》序文全篇的“五奇”含有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人格、情感在其中,《桃花源诗》又是以诗人的口吻写成,序文和诗歌正文不可能没有一致性。因此,序文中的“渔人”毫无疑问是作者自己。联想到作者的生活经历,公元408年6月,陶渊明隐居乡间时家中曾遭遇火灾,一间房子都没有留下来,诗人和家人曾在船上生活了不算短的一段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在序文里,作者以渔人建构故事,假托渔人发现了桃花源,这是有生活作依托的。之所以这样写,当然是为了让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显得更自然、更真实。
\n\n
其次,人人向往的桃花源是理想社会或者乌托邦吗?
\n\n
《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是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凡读过《桃花源记》(并诗)的人,都惊奇那儿没有战乱,没有赋税,没有充满血腥的封建朝代更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平和诚恳,生活是那么美好,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富足而舒心。这对于遭逢社会易代,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但要理性地看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高度理想化、集中化和诗意化的。
\n\n
游国恩等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认为陶渊明“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生动地展现了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三联书店)认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乌托邦社会”。在笔者看来,作者所要表达的既非“社会理想”,也非“乌托邦社会”,而仅仅是对他心中的田园生活的一种构想,或者说是以艺术形式描绘了一幅美好田园生活的画面。这在当时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n\n
先看《桃花源记》有“村中闻有此人”的记述,已清楚地说明作者所写的对象只是一个自然村庄而已。在古代偏远的地方,也许会存在这样的地方。但这只是一个自然村,一是没有人类社会该有的组织结构;二是桃源人又长期不与外界接触,过的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平等生活,注定它的存在不会长久;三是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明显带上了诗人自己的心灵烙印。篇中“有父子,无君臣”,有家庭,无村社组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存在血缘基础上的淳朴道德关系,远没有建立起基于阶级(当然,桃花源里并没有阶级)、国家之上的各种社会关系。这反映出作者对“家”的肯定和对“国”的否定。
\n\n
因此,桃花源固然是美的,但却不是真的,因为它是诗人用“心”造的!桃源人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固然流露出桃源人对他们当下的生活十分满意,不愿让外来人打扰其生活的宁静,但这也分明是作者的自我表白。桃花源在序文中被称为“与外人间隔”的“绝境”(这是理解全文的“文眼”),是说桃花源对外说不得,谁也找不到!因此,它绝不是什么理想社会,而只是作者心中的一幅想象图景,描绘的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因为人人劳动而呈现出的自给自足的盛世美景。寻不着找不到,这缘于世上本无桃花源。
\n\n
最后,《桃花源记》(并诗)的主题思想到底是什么?
\n\n
回到作者的本意上来,《桃花源记》(并诗)是以作者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综合幻化出的一个颇富神话色彩的传奇。《桃花源记》(并诗)的主题思想是陶渊明以“渔人”发现的眼光,通过对桃源人依靠劳动创造和谐、幸福生活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等、安宁、富足的田园理想生活的无比热爱和真切向往。它完整地体现了作者的平生追求,是田园理想生活的集中升华与形象展示,更是一曲田园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歌。它为我们形象地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和谐的田园生活境界,激发了后世人们对和谐富足的田园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奋力追求。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