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以“旱区盐碱地多学科综合治理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84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就盐碱地管理、治理技术进展、基于水盐双分离的治理新技术、治理经验与存在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王飞在会议报告中提出了“减少区域水损失、低耗水充分洗盐、集约化水盐分离、水土资源高效利用”29字旱区盐碱地治理新模式 。
目前,我国约有10亿亩盐碱土地,其中有待开发利用的盐碱土地,也有因开发利用不当而形成的次生盐碱土地。与会专家认为,科学开发2亿亩、有效治理1亿亩,显著提升盐碱地开发治理与管控的科技水平,对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不过,目前常用的盐碱地治理技术存在经济成本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治理后效果维持时间短、洗盐排水对下游生态和环境影响大等问题,亟须积极探索和发展变革性技术。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王飞指出,旱区水资源短缺且盐碱地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但旱区特有的耐盐、耐旱生物资源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以及水资源淡化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都为盐碱地多学科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方法、设备和技术基础。
王飞表示,在其课题组提出的“旱区盐碱地治理29字模式”中,“‘减少区域水损失’是旱区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障的前提,‘低耗水充分洗盐’是节省洗盐时间成本和水资源成本的基础,‘集约化水盐分离’是实现水盐分离和水盐分别再利用的核心技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是旱区农业发展用水的核心经济原则”。
与会专家还关注到,全球约有9.32亿公顷盐碱化土地,70%以上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此,盐碱地改良和利用不但直接影响我国有限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还能深化和升级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生态和民生方面的合作,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