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抓”要求为转变科技创新管理格局和提高现代管理能力指明了方向。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将科技管理的定位由“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调整为“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抓政策”替换为“抓改革”,且“抓改革”的顺位排在“抓战略”之后、“抓规划”之前,彰显出“规划政策”要服务“战略”、服务“改革”的总体思路,“抓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这个引擎的“点火系”。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重要论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第一是总揽全局“抓战略”。“抓战略”就是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战略”要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以“四个面向”的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关键性领域,前瞻部署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
第二是系统思维“抓改革”。“抓改革”就是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在2014年至2021年的历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都作出重要论述和专门部署。“抓改革”要坚持战略导向,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抓好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抓改革”要运用系统思维,“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抓改革”要有决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抓改革”要刀刃向内,“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
第三是目标导向“抓规划”。“抓规划”就是要用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全面把握世界科技强国的总目标,按照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要求,制定总目标的实现步骤与重大措施,将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部署了4个方面重要内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规划政策突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构建,突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项目的系统部署,描绘出构建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路线图。
第四是人才驱动“抓服务”。“抓服务”就是要扭转管钱、管物、管项目的习惯思维,强化服务科技创新的意识,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清障搭台。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因此,“抓服务”的关键是抓好创新人才的服务工作,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目标是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面向现代化建设全局,把科技创新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科技工作提出新定位、新目标、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以“新四抓”来谋划部署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工作。“新四抓”是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改革体系、规划体系、服务体系的总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
作者:陈劲,系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元志,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
原标题:以“新四抓”提升新时代科技创新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