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辽宁辽河口二界沟小镇一直是打渔人群体的落脚聚集之地。他们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追逐着洄游的鱼虾生存着,被称为“渔雁”。由于“渔雁”的行踪是水路、陆路并进,“渔雁”又有“水雁”和“陆雁”之称。他们在迁徙中享用大自然的恩赐、挑战恶劣的环境,过着“生吃螃蟹、活吃虾”的渔猎生活。如今,这一群体已经从现实语境中消失,所以当我们提到这个群体时习惯在前面冠上一个“古”字,称之为“古渔雁”。
“古渔雁”后人中的“故事篓子”
在众多的古渔雁民间故事讲述人中,已过古稀之年的刘则亭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44年出生的刘则亭祖籍是河北省白洋淀东淀文安洼安里屯村,后来他一家在盘锦二界沟落下了根。
因为家中长辈有过迁徙的经历,刘则亭便从南来北往的渔雁家属和其他渔雁群体中听来很多故事。姥爷邵树本是刘则亭的第一故事来源,姥爷家是打渔世家,所以他知道的故事非常多。“我小时候追着他讲,不讲不行。”《盘古和女娲造生灵》《渔眼的故事》《蚩尤造蛏钩》《鸡为什么红脸》等都是从姥爷那听来的。因为长期生活在古渔雁聚居区域,刘则亭也从爷爷刘英文、父亲刘维珍、母亲邵汝兰、船长李凤宝、渔民杨瑞芳等人口中听来许多故事。
根据刘则亭自己的统计,古渔雁故事有1200则左右。主要包括生活故事,比如社会交往、孝道、伦理等;带有点童话性质的故事,如龙王、各种仙、各种怪、各种精灵等;此外还有起源、始祖故事,地方风物传说,人物传说等。
依托于实物的讲述活动
刘则亭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大部分都有实物承载体和现实依据。据刘则亭的粗略统计,近十年来,他搜集的实物主要分为五大类,锚、生活器皿,多是锅碗瓢盆、大海碗等;樯网、椀子(就是我们说的椀杆子)、蛤叉等渔捞用具;压舱石;樯木和老船等。当问及在这上千件实物上投入多少经费情况时,刘则亭坦言“从没统计过”,主要是乐在其中,最为称道的便是为了一艘重达数十吨价值3000元的老船,他居然花了20万元将其运回家中。
在刘则亭的房前屋后走动,无论看到哪件实物,都可以向他询问实物相关的故事以及来历和年代。刘则亭在向别人讲述故事时,也愿意以实物为依据,“就物讲事”,无形中也加深了听者的理解和对故事的印象。听过刘则亭讲故事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他的故事虽然很短,但由于有了实物依托,即便故事再短,也会感到很精彩、不厌烦。
做“古渔雁”知识的传播者
都有过“听爷爷讲故事”的经历,可故事的主角都是狼、虎、小红帽之类,听刘则亭讲辽河口的故事却是第一次,也知道了故事原来也可以这般生动有趣、“涨知识”。
对于古渔雁民间故事知识性极强这一点,刘则亭解释说:“因为渔雁群体常年生活在船上,识字的人很少,几乎所有渔猎、海捞、祭祀等渔俗知识与技艺等都是依靠口传身授传承下来的,所以古渔雁民间故事虚构的成分不多,更多的还是真实的经历和经验,所以篇幅精短、情节简单,听者很快就能听完,不会絮烦。”
与刘则亭对话,感觉他就是个“知识篓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和内容。比如由一件实物带出它的来历,由一个故事名带出一则故事,而每一次延伸都是一份知识的传播和传达。在刘则亭能讲述的1200则故事中,有八成是知识传达性、生活性的故事,如《船的崇拜》《二界沟的来历》《开海日》等,这些故事带有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渔猎文化遗风,是对“古渔雁”群落的生产生活、习俗传统、文化信仰等的全方位反映。
如今已经72岁的刘则亭衣食无忧、儿女孝顺,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摆弄他房前屋后的锚、网和船木这些“珍宝”,每逢有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时,不管多忙他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担起讲解员的角色,领着大家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看,一个物件一个物件介绍,他乐此不疲地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做一天‘古渔雁’的守护人,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在我手里搁浅了!”
原标题:辽河口的“古渔雁”民间故事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