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阵雨过后。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竹根前村,优美的西溪环村而过;河畔,草木葱茏,空气清新,漫步其间,沿岸休闲长廊等人文景观和村庄自然环境和谐映衬。
“环境变好了,出行也方便。”村民许占庆原先的住房在农田间,长年受滑坡、水患等灾害困扰。如今,他在该村新区安了家,看着远处已经建好的小洋房,满脸洋溢着喜悦。
如今的竹根前村宛如一幅山水画卷,但在几年前,该区域由于森林林种单一、天然湿地功能退化等原因,成为了西苕溪上游典型的生态问题集中区域。
竹根前村的改变,源于安吉县正在推进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该举措破解了土地利用碎片化、无序化和低效化问题。”安吉县资源规划局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科副科长陆月平介绍说,通过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的美丽国土新格局,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改善村居环境是全域整治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效益。”他补充道。
废弃矿山变成绿地公园、荒地建起了湿地公园、公路沿线种下了彩色森林……作为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近年来,安吉县因地制宜,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茶园生态修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等统一到城市发展建设中来,做足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特色文章,打出“组合拳”,有效发挥了项目和资金最大的集聚效应。
眼下,申嘉湖高速梅溪段两旁的茶山上,几月前种下的银杏和黄山栾树已一片绿意。“修复工程讲究因地制宜,坚持以生态恢复为主,兼顾季相景观,与修复点周围山体的森林植被景观保持协调性和连贯性。”安吉县资源规划局国土绿化科科长诸炜荣说,该段道路沿线的茶园、松林、针阔混交林、竹林混杂,景观破碎化严重,且水土流失情况时有发生,通过科学补植进行生态修复,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自2020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造林更新4306亩、珍贵彩色森林建设2.1万亩、森林抚育1万亩,茶园生态修复1.5万亩,新植珍贵树种58万株。完成申嘉湖高速森林生态廊道梅溪段建设,开展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10个,实现了市级森林城镇全覆盖。
生态保护系统治理,不仅让水更清山更绿,也让经济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天荒坪余村封存保留了冷水洞矿山遗址,在保留原有的基础上,以满满砾石铺地,铺装景观小品,建设了矿山遗址公园。同时,做好规划统筹,深化余村发展内涵,将矿山遗址公园纳入“宜学宜居宜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旅游大格局中。
近年来,安吉县探索生态型矿地综合开发利用“安吉模式”,因地制宜深入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打造矿山生态修复的安吉标准。截至目前,安吉县已全面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同时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开展矿山复绿行动。
“生态与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的关系。”安吉县资源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卫民说,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中,坚持规划引领,将试点与民生改善结合起来打造亮点工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同时,探索“生态修复+”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标题:浙江安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