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纳溪区:薅秧山歌唤起儿时的记忆

“一块大田十八相,横栽萝卜顺栽秧(哦)……”每年春种和秋收等农忙季节,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铜鼓村的田间地头,时常响起嘹亮的薅秧山歌。

薅秧,是水稻种植中的一个环节,种庄稼除了整地、下种,还得松土、施肥。薅秧就是为了给水稻松土,去除杂草,让水稻的根系更加生长发达,便于从泥土中获取更多的空气与养分。薅秧歌主要是村民在从事薅秧时唱的山歌,后来演变成农村田间地头劳作时说唱的民歌。

据悉,四川泸州纳溪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民歌之乡”的美誉,现流传、记录的说唱民歌近2000首,这些歌曲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

“走进田间山野,犁田插秧或砍柴割草……歌声应景而起,随口而出。”铜鼓村村民陈小兵今年42岁,走出校园便离开了农村在城里工作,但每逢农忙季节总要邀约几个同龄伙伴回到老家农村,帮助邻里村民插秧、薅秧、收稻谷等农事劳动,说唱挚爱的乡间民歌,拾掇儿时的乡愁。“吼几嗓子,还能增添乡村旅游发展的元素,吸引游客进村入户体验、感受村里的山歌民俗。”陈小兵说。

“那时农村没有电视电影,晚饭后提着一瓶自家酿的高粱酒出门,约几户人家聚在一个院坝喝酒吆喝,喝高了就扯着嗓子唱山歌。”村里人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唱山歌,陈小兵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村里龙洞子(山洞名字)的水给了村民一副好嗓子。

“山歌的复兴是在20世纪80年代。”陈小兵说,当时农村改革,田地下放,农户把田边地头能栽种的地块都种上了庄稼,有了粮食瓜果,吃饱了便开始想如何把生活过更好,唱歌和说小品就成了当时最潮的“夜生活”。

“白天摸鱼抓虾卖,晚上跟着大人在院坝头嬉闹。”村民刘克忠比陈小兵大几岁,受当时“艺术环境”的影响,也爱上了当地的民歌。“他们是走一山唱一山,走一路唱一路,把民歌带到了所走过的地方。”陈小兵的老婆回忆:一次陈小兵约了本村几个爱唱山歌的朋友到青城山旅游,登山的时候,陈小兵几人触景生情,扯起嗓子就唱了起来。受歌声的吸引,同行的游客也很快跟了上来,越往山顶走,聚集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当时,很多游客都以为他们是景区请来的职业演员。

“喊我看牛就看牛(哦),牛儿牵到弯弯头,取把黄荆来垫坐(哎),唱首山歌(来)解焦愁。”陈小兵介绍,2016年他和朋友自编说唱小品曾参加四川省民俗民间艺术展示演出。“这支队伍很不错,他们的艺术来自生活,是真正的农民艺术家,他们的表演源于对民间艺术的喜欢,更享受着民间艺术的喜悦。”当时,一位民俗艺术专家这样点评陈小兵和朋友的作品。

“不少民歌的唱腔、演唱技巧正面临着无法传唱甚至遭遇消亡的窘境。”纳溪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民歌传唱人员普遍老龄化,陈小兵年龄算是最年轻的。

“不论舞台大小,只要需要,我们就上台演唱。”陈小兵及几位爱好者虽然离开农村几十年了,却依旧怀念乡野村民的质朴生活。

目前,四川泸州纳溪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立项打造了四支“纳溪民歌”演唱组合。通过开展民歌传唱进社区、进校园、进古镇等形式,传习传唱,让更多群众、学生了解和认识纳溪民歌,爱上纳溪民歌,构建新的纳溪民歌传承脉络,触动更多的新生力量参与到民歌传唱中来,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原标题:四川泸州纳溪区:薅秧山歌唤起儿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