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涡阳:非遗“棒鼓舞” 传承有新人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第二小学操场上,邓书飞正在指导由12名学生组成的棒鼓舞队。队伍不断变换着队形,旁边的小学生们也学得有模有样。87岁的邓书飞,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棒鼓舞的第三代传承人。他自小就练习棒鼓舞,长大后更是当上了棒鼓舞的班主,带领十余人四处演出。

棒鼓舞又被称为“太平鼓”“花棒鼓”,仅存于涡阳县义门镇一带。演出时,棒、鼓、锣节奏强烈,加上乐队在一旁伴奏烘托,气势异常雄壮,传达出的感情较为奔放。其粗犷、健美、大幅度的表演形式,体现出皖北劳动人民勤奋、勇武、刚毅的气质,内容健康,看后令人精神振奋。

关于棒鼓舞的起源,义门镇文广站站长李鸿冰说:“一种说法是,一位名叫夏何秀的人因避祸至义门刘郢村,编创此舞。另一说,捻军起义后,春节期间军民联欢,击鼓燃捻为舞,后嫌燃捻麻烦,火捻改为花棒,形成了棒鼓舞。”表演一场棒鼓舞共需男女演员12人。舞队没有弦乐,主要靠戏鼓、大锣、小锣、铙钹等组成打击乐队,随着打击乐的节奏,边唱边舞。演出分大小两种场子。舞队出动,由锣鼓前面开路,1人领队,率全体演员穿街而行,边舞边进,遇到街口人多时,间或回头穿一下“铁锁链”,招徕观众。到达预定场地后,即开始舞“大场子”。

随着现在年轻人外出打工越来越多,棒鼓舞又是大型民舞,人多组织也困难,面临失传的危险,邓书飞老人就把对孩子们的培养放在了心上。他主动和义门镇第二小学结对,利用体育课培养感兴趣的孩子练习棒鼓舞。目前,邓书飞已经培养了200多名棒鼓舞习练者。

第四代传承人刘书峰也带领着两组40多人,在周边的中小学校开展“棒鼓舞”进校园活动,在传统庙会、农历春节期间演出,很受当地人欢迎。

“棒鼓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感受其中的力量。如今我已经87岁了,要抓紧时间培养年轻人,文化不能丢啊!”邓书飞老人说。



原标题:安徽涡阳:非遗“棒鼓舞” 传承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