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林:用知识滋养大地 以淡泊守护初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带领农民致富路上,糜林一生实干,科技兴农,淡泊名利,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江苏520万余名党员中的一分子。他说,自己的每一天都很平凡。但正是用每一天看似平凡的不平凡,糜林连缀起丰盈又淡泊的一生,树立起一个基层科研工作者勇于担当默默奉献的人格丰碑。”

——记者手记

2月17日,句容种桃大户王巧娣匆匆赶到医院看望糜林。看到病床上裸露在外的双脚时,王巧娣震惊了:“平时只知道糜主任手上有厚厚的老茧,没想到他脚上的老茧更厚,足足有一公分。”厚厚的老茧,真实记录着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原主任糜林33年来在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的风尘仆仆与坚实足迹,更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扎根大地,为农民奉献一生的真挚情怀。

从一片叶子就能瞧出病害——

“农业科研人员先要学会当农民”

糜林的床头,放着一沓日文版果树栽培类专业书籍。女儿糜蓉说,父亲研究最新果树种植技术达到痴迷的程度,回家再晚,临睡前他都要读上几页。在日本农文协电子图书馆,糜林至今仍保持着一项纪录——日本本土外专家访问阅读量第一名。

20世纪80年代,糜林发现,日本的地理条件与镇江类似,且水果种植技术有着良好的积淀。于是,糜林每天收听1小时收音机节目自学日语,学习日本栽培技术。1995年,他前往日本研修,扎扎实实学了一年。糜林常说:“日本的品种技术,不能原版原套拿过来就给农民用。我们要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先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拿给农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损失。”

2019年7月的一天,一个农户急匆匆来到镇江农科院求助。他手里拿着一片叶子:“家里无花果这是生了啥病?”糜林接过叶子一看,十分肯定地对农户说:“炭疽病,是湿度大导致的,从下往上发病。”没等农户继续开口,糜林继续介绍防治方法。“技术这方面不用担心,不懂的可以问我,我免费给你提供技术支持。”

当农民拿不准种什么苗、怎么种时,糜林总说:“有我在,你们放心!”同事李金凤说,糜主任在农民心中就像是“定海神针”,什么困难找上他都能解决。

2019年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糜林带队走进丹阳市杏虎村开展技术扶贫活动。桃农范忠带着问题来了:“家里桃树上总有小木屑,是什么病虫害?”糜林立即判断这是天牛虫害,并告知解决办法。

在农民眼里,糜林总是这样的形象。一身素衣,皮肤黝黑,戴着大草帽,背着沉甸甸的布包,里面装的是锯子、剪刀和日文字典。为什么戴草帽?糜林说:“我戴草帽是为了让别人能够一眼找到我!”穿梭在田间地头,一顶醒目的大草帽给找糜林办事的果农提供了极大方便。身为农业科研人员,糜林对自己的定位是“农业科研人员先要学会当农民”。

哪里穷就去哪里——

“搞农业科研要多下去跑跑”

父亲离世这几个月,糜蓉总会翻看父亲留下的照片。“原来,爸爸年轻时也曾是爱打篮球、意气风发、皮肤白皙的少年。”不知从何时起,糜蓉发现父亲矮了、黑了,头发越来越少,一口牙掉了一半……

“你们要多到果园里跑跑,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心里有数,才能更好地指导帮助农民。”糜林常说。在果树研究室年纪最小的杨勇印象中,糜林不是在田间就是在农户家指导。他总对年轻人说:“要多看资料,学知识,然后到地里去试验,理论实践结合。不要小看田间生产试验,很多创新就来自田间地头的细心观察。”

“我是在城里卖梨时撞上糜主任的。”63岁的唐跃进回想起初见糜林的场景。2016年,由于技术落后、留果多,唐跃进守着一园子梨子卖不出去。一天,他照例在路边摊一边抽闷烟,一边蹲守买家。突然,来了一位瘦黑的“农民”。糜林自报家门后,唐跃进激动得直搓手,将自己的烦恼一股脑地“吐”给这位陌生人。“好好干,来年一定有好收成。”接下来,糜林成了唐跃进家果园的常客。一年后,唐跃进从“负翁”变富翁,如今每年净收入30万余元。

“再复杂的技术他都能嚼烂了讲给农民听。”糜林徒弟、草莓种植大户纪荣喜一直将糜林视为榜样,他将草莓种植示范党支部建到田间,吸收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草莓种植,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带着他们一起向全面小康冲刺。

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这些年,哪里穷糜林就往哪里跑,贵州沿河县、新疆克州、重庆万州等极度贫困县都留下他的足迹。

重庆万州人何厚军10年前带着一批农民工到句容租种数十亩地的杨梅,结果第一年由于缺少技术支撑,亏得血本无归。糜林了解情况后,不仅给他出主意让他改种葡萄、草莓,还亲自教他怎么种。第二年,何厚军扭亏为盈,纯利润就有100多万元。与何厚军一起来的贫困户李云学到糜林的技术后,返回重庆带着大家种植葡萄、草莓,一个村3000多户农民全部脱贫。

荣誉总是让给年轻人——

“我能给农民带来效益就行”

这些年来,糜林牵头完成的科研成果很多,但获得的荣誉却不多。他总说,“年轻人评职称更需要第一署名和评优评先,我能给农民带来效益就行。”于是,糜林总是把集体研究成果和申报表彰机会让给团队其他成员。仅在江苏,糜林就培养出全国劳模2名、省劳模3名、市级劳模36名。

“他总是说,就怕你们不好好学,只要想学,我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让你们学。”糜林助手万春雁说,在工作中只要请教糜林问题,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科研的道路上,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才能获得成功。”这是糜林对同事刘吉祥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在刘吉祥眼里,糜林身上一直有一股拼命钻研的劲儿。

同事王辉琼记得,在一次扶贫活动中,糜林曾表示,“‘输血’不如‘造血’,扶贫一定要扶智。科技致富,不能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要把大家都培养成果树专家。”

没上过一天正规农技学校、当了几十年裁缝的朱春喜是糜林的大徒弟,跟着糜林在地里“摸爬滚打”20多年。他种了30亩的梨,每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日子蒸蒸日上。朱春喜记得师父的一句箴言——“要想果树种得比别人好,就要不停试验、不断创新。”

为了将科学有效的信息记录下来,2001年起,糜林着手将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编写成册。“细到一根枝条要留有多少片叶子合适,他都叫我们挨个数清楚。”朱春喜说,那两年,梨树的发芽期、成长期、结果期,糜林就跟数叶片这件事干上了,常在田里一蹲就是一下午。2004年9月,历时3年,一本2万多字的《果树栽培指南》出炉,首批印刷的100多册全部免费送给果农。

白兔镇龙山村村民李斌说:“糜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还有他不求回报、一丝不苟的品质。”

“耗尽毕生所学,让农民富,诚心诚意为农民服务”是糜林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初心。在糜林的入党申请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为科技兴农发光放热。”33年来,糜林无怨无悔扎根农村,全心全意服务农民,辛勤耕耘、忘我工作,始终践行着爱农、为农、兴农的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

翻开糜林的工作日记,最后一页记录着这样的内容:“1月2日,杜家山指导梨、葡萄修剪、春城老唐处指导梨修剪;1月3日上午赵健、小窦处指导,下午述职述廉述法……”每一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正是工作兢兢业业,脚上沾满泥土,使得糜林57年的人生闪着动人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