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还是技术引进?中国持续建设核电的过去三十年间,这是摆在每一位核电研发设计人员面前的两难抉择。
“研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型号,是我们几代核工业人的梦想。”在自主研发还不被看好的时候,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团队就大胆地提出要建造一个属于我们国家完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别的核电站。直到“华龙一号”横空出世,大家才开始了解这支团队的智慧与韧性。
中核工程“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冲破“卡脖子”困境,冲出“拖期”怪圈,带着“华龙一号”正在创造中国“智”造又一个新奇迹。2020年1月15日,在中核集团“纪念核工业创建65周年暨先进人物颁奖晚会”上,这支创造奇迹的团队获得了“奋进中核人”荣誉称号。
里程碑
协同创新典范之作
一颗原子核,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一亿分之一,却蕴藏着惊人能量。一座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通过核裂变方式释放的巨大能量,可以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一年生产生活用电。核电是高科技产业,是代表着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之重器,发展核电是和平时期保持和拥有强大核工业、核实力的重要途径。
从1999年CNP1000的概念设计,到2015年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核准建设,再到2020年建成的胜利可期。假如“华龙一号”会说话,她会告诉你浮沉数十载,首堆涅槃的传奇故事。
“中国的实力一点都不差”。“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说起始终坚持“自主”这条路线的初心,“要把中国核工业做大做强。”在研发“华龙一号”的整整16年时间里,中核工程“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完成了从顶层方案、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到相关重要实验验证等型号研发工作。
“一辈子能遇上‘华龙一号’这样有挑战又极富使命感的工作机会不多。”“华龙一号”设计人员余淼曾在采访中如此感叹。作为中核集团协同创新典范之作,“华龙一号”集我国三十年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经验之大成,是我国核电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中核工程“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融合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协同国内外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研发,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了“实实在在的自主”,打破发达国家对先进核电技术的垄断,被李克强总理誉为“国之重器”。研发设计者将今后60年,甚至100年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都考虑到、解决掉,这就有了“华龙一号”特有的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防御体系,抗九级以上强震、抗大飞机撞击,我们以智慧、适度、巧妙的方式,为华龙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
在核行业的生存法则里,安全重于一切。从跟随到并跑、领跑,我们从没有把自己束缚在舒适圈里,怀着对核安全的敬畏,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让老百姓放心的“灵感”。所有的这些充满革新意义的“灵感”,构成了具有完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能动与非能动、安全壳由单层变双层,在不断提升核安全的征途上,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核电站的技术亮点。
穿上“金钟罩铁布衫”的“华龙一号”在安全、经济和性能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示范工程正保持着全球第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
国际在建三代核电机组陷入拖期“泥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缘何按期推进?首堆有序推进的“秘籍”就藏在中国三十多年不间断建设核电的积淀里……
大团队
核心技术自在掌握
“为华龙拼命一点都不苦,看不到核电自主创新的出路,才是真的痛苦。”“华龙一号”综合系统总师魏峰说。
每一个核电堆型的首堆示范工程不仅是高技术含量的、复杂的大型项目,更是核电工程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新的引领,是一个全面创新管理的实践载体。“华龙一号”实实在在的独立自主换来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高效。
设计是项目的保证,而项目是设计的延伸,“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协同参建各方,发挥研发设计能力强的优势,高效解决诸多“首堆难题”。
“‘华龙一号’中的全新设计,M310机组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参考,怎么办?”“设计上的改进,以前的整个试验方案都行不通了怎么办?”“试验方案有几种,用哪种最为合适?”遇到问题后,“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协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应对,一遍一遍推敲、多角度论证,攻克技术难题。设计文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签字,他们都慎之又慎。在他们眼里,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自2015年5月7日开工以来,各项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实现,是全球唯一按照计划进度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工程。现在,中核工程现已形成了特有的以研发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实施专业化管理的战略,突出研发、设计能力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践行“设计”“采购”“建安”“调试”四轮驱动,EPCS总承包各环节华龙大团队协同发力,共赴华龙腾飞之路。
促升级
工业强国新动能
核能是人类伟大的发明,而核电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能源系统。一个个设计参数的确认、一个个设备部件的制造交付,一根根钢筋的绑扎、一个个仪器仪表的调校,每一个华龙人将核工业做大做强之心融入每日的工作中。“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通过华龙首堆的建设,树立了华龙自主品牌,为我国核电自主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华龙一号”集成了核电全产业链以及重大装备制造业、相关服务行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工业水平发展的程度。首堆工程的设备材料国产化比率超过87%,产业链涉及5300余家企业,有效带动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全国基础工业水平。
为打造“华龙一号”自主品牌,“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与58家国企深度合作,扶持140余家民营企业进入核电行业,实现了整个核电装备制造业的联合,共同突破了411台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卡拉奇2、3号机组国产化率达100%,由此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水平的飞跃,充分证明了“华龙一号”自主技术的成熟性。
2019年,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路线的漳州核电1号、2号机组获批,再次证明了对华龙自主品牌的信心,是对“华龙一号”开工以来最高的标准、最优的质量、最好的性价比等方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