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界,有“上天容易入地难”的说法。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控专家、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解释说:“地下工程地质极为复杂,经常引发突水突泥灾害,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很多工程因此长期停工或改线。”
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李术才团队在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及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研究成果应用于24个省市的铁路、公路、水利等230余个工程。2019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5月30日,全国第二届创新争先奖获奖者名单公布,李术才榜上有名。
“国家战略与科技需求为学科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做研究要‘顶天立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既要做到理论技术上有创新,又要解决好实际问题。”李术才表示。
给隧道掘进机装上“火眼金睛”
进入21世纪,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向地形地质极端复杂的西部山区与岩溶地区转移,建设过程中极易遭遇突水突泥重大灾害。当时,有院士前辈建议李术才进行技术攻关,对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灾害进行预报和治理。
“这是国家战略需要,我们义不容辞!”李术才坚定地说。
他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前行,队伍由弱变强,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2011年“隧道含水构造等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定量识别及其灾害防治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超前预报技术成果“激发极化探水系统”首次搭载到国产隧道掘进机(TBM)上,应用于吉林引松供水工程,在预报技术的保障下,提前9个月安全顺利贯通。
“我们的技术实现了TBM前方断层、含水构造等不良地质体的较准确预报,好比给TBM装上了‘火眼金睛’,给黑夜行驶的汽车安上了车灯。推动了TBM预报技术由‘跟踪模仿’向‘国际领先’的发展。”李术才说。
靠在一线“医治”疑难杂症
业内这样形容李术才团队,“哪里出现突水突泥灾害,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既是对团队能力的认可,也是他们靠在一线,紧盯项目,保驾护航的真实写照。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团队科研人员办公室里,多放着行李箱。他们解释,这便于随时出发到项目现场。
团队成员李召峰副教授介绍:“不同于建造房屋照图纸施工就行,地下工程看不见摸不着,很多现场实验数据和实施数据的反馈,我们必须在一线瞬息万变的那一刻采到数据才行。这就要求我们,24小时甚至是48小时不间断地在现场,才能保证科研方案、科研思路得到准确落实,保障工程建设安全。”
“我们就像是地下工程的‘医生’,如果不面对病人,怎么能找出问题?”李术才说。
正是有了这样的付出,团队“治好”了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的“疑难杂症”。
面对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治水项目,起初团队成员心里也没有底。因为附近岩溶发育强烈,水量补给充沛,随着矿区地面凹陷,开采深度越来越大,矿坑涌水不断增加,2015年丰水期矿坑全部被淹,连续疏干抽排又使周围村庄地面塌陷。经过李术才团队两阶段的系统治理,累计减少涌水20万m3/d,解放矿产资源近1亿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研现场是最好的实验室,对岩土工程学科来说尤其如此。李召峰介绍:“基本上我们的科研人员走到哪儿,实验室就建到哪儿。”
大团队交叉融合作战
提及成绩,李术才反复强调:这是团队共同努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结果。
李术才强调大团队作战,认为大团队才能解决大难题。他举例说,江西永莲隧道曾发生15次大规模突水突泥,有“国内罕见、江西第一难隧道”之称。经过多次治理未果,最终李术才的团队治理见效。当时的领导问他:别人都没解决,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他用十个字回答:理论、技术、产品、工艺、经验。
“这就是大团队交叉融合的优势所在。地下工程灾害治理好比给人治病,团队有可以做CT的预报技术,能查清病灶的技术人员;有能治病,提供药品和手术的注浆新材料及技术,还有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专家科研人员。只要有需要,我们可以组织不同专业最优秀的人员共同攻关,资源共享,形成整体攻关能力。”李术才说。
这样的交叉融合创新、工程一线科研攻关也让团队年轻人快速成长。团队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有青年拔尖人才,团队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李术才坦言:“在地下工程超前预报方面还有许多关键问题要解决。下一步将围绕着地下工程灾害防控的精细化、实时化、智能化继续攻关。”(记者赵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