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核基因”

接过祖辈、父辈两代核工业人的接力棒,我自豪地成为了核工业第三代建设者。我聆听过许多老一辈人扎根大漠戈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故事,也亲历了国之重器“华龙一号”的成长。从“两弹一艇”到“华龙一号”,六十年风雨兼程,变化的是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筑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不变的永远是核工业人对祖国核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担当。

我的整个童年、少年时期是在甘肃省兰州市一个叫504厂的地方度过的,那是我至今仍魂牵梦萦的地方,不只因为浩荡的母亲河——黄河穿厂而过,绿树掩映美丽恬静,更因为她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提供了合格的装料,彻底粉碎了西方国家的核讹诈,扬了国威,壮了军威。

那里,留下了我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第一代核工业创业者“拼命也要造出原子弹”的豪言壮语,也留下了我的父母勤奋工作,和平利用核能的坚实足迹。他们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已经融入了血脉。“强核报国”如一粒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也伴随着我茁壮成长。

1958年,由邓小平亲选厂址的504厂,在兰州大红山下拉开了中国生产核燃料,制造原子弹的序幕。我的爷爷和姥爷经过“优中选优”,分别从南海舰队和上海调到504厂,成为第一批技术人员。当时的他们都只有20多岁,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告别了亲人和大城市的繁华,怀着扎根大西北、建设核工业的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被人称为“天上无飞鸟,地下无寸草”的兰州大红山下一个叫东河湾的地方,开始了艰辛的创业。那时的西北,生存条件异常艰苦,建设者们住的是“干打垒”的土坯房,喝的是浑浊的黄河水,吃的饭里经常有黄沙,每当刮起沙尘暴更是遮天蔽日,面对面都不见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者们坚守为祖国造出核武器的信念,硬是靠人拉肩扛,靠羊皮筏子把成千上万的建设材料、设备运过了黄河。这是何等的精神,何等的气魄!每当听姥爷用浓重的乡音起这些,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撼世界的时候,多少人激动地相拥而泣,热泪长流……而在此后,核工业捷报频传——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相继问世。这些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凝聚着两代核工业人的心血,必将永远镌刻在祖国的历史丰碑上。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曾经的小“核”苗也长大了,2016年,我入职福清核电,来到工程处,正式加入核工业的大家庭,投身和平利用核能的崭新事业。亲历着“华龙一号”火热的施工现场,感动着新时代核工业人的拼搏奉献,我的思绪再次被拉回到大红山下、黄河岸边那个叫504的地方……

核工业的情怀,是一首诗,它在大红山的风沙中吟唱,又伴着热火朝天的机械轰鸣声,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华章。核工业的信念,是一个梦,它在每一个核工业人的心里激扬,伴随着现场通明的灯火,引领着事业腾飞的展望。昨天,祖辈、父辈们用青春乃至生命书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记载着“两弹一艇”的荣光,肩负起和平利用核能、打造中国亮丽名片新的历史责任。今天,我们将赓续“核基因”,点燃心中那团火,续写中国核工业创新发展的华彩篇章。(作者系核工业504厂成长起来的“核三代”,现就职于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