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号”卫星蓄势待发

4月8日零时,武汉市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全面解除,按下“暂停键”70多天后的英雄城市正在逐渐恢复活力,两颗“武汉造”的卫星也已进场,将择机发射。

据悉,3月中旬以来,为确保在武汉研制的行云二号01、02星顺利发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三江所属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先后派出两批试验队员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积极协调卫星进场。

两颗卫星预计由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形式发射升空,其中行云二号01星被命名为“武汉号”,寓意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武汉人民必将冲破疫情艰险,拥抱更美好的生活,拥抱灿烂的星辰大海。

这两颗卫星是中国航天科工自主建设的“行云工程”的首发星;也是由坐落在武汉的中国航天企业研制的卫星,标志着英雄的城市——武汉有望完成“从造卫星到发卫星”的产业链闭环。

行云二号01、02星在星间激光链路技术、星载数字多波束通信载荷、空地卫星通信协议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发射成功后,卫星将在轨为集装箱智能监管、极地环境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气象数据预报、海洋环境监测、海上运输通信等多个重点行业提供试点应用,并为后续天基物联网完成组网奠定基础。

面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6G及低轨星座竞相勃发的大势,中国航天科工在国内高举发展商业航天的大旗,对外发布自主建设商业航天“五云一车”工程,其中把物联网与航天融合的“天基物联网”项目又称“行云工程”,是国内首个天基物联网项目。

行云公司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行云工程”的建设。“行云工程”作为我国首个宣布自主投资建设的天基物联网星座,是中国航天科工顺应国际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势而布局的商业航天重点项目之一。行云工程计划分α、β、γ三个阶段,在2023年前后完成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星座建设,解决地面物联网发展因蜂窝网络覆盖率严重不足而导致通信盲区的难题,帮助客户实现真正的全球万物互联。

行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有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光荣传统,为全国疫情防控积极向好争取了宝贵时间,英雄的武汉人民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此次将“行云工程”首发星命名为“武汉号”,意在致敬英雄的武汉城市、致敬英雄的武汉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