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贵君轻,政在养民”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它在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贵君轻”出自四书中的《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意指,民是最尊贵的,“社稷次之”。“社”是指土地神,“稷”是指谷神。在中国古代,上至统治者,下至百姓都尊崇和祭祀土地神和谷神,所以经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意为国家次之。而“君为轻”则是强调君主较国与民而言,是最轻的。朱熹曾对此作了阐释,他指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对于“民为贵”思想还常见于许多古籍中,西汉贾谊的《大政》中这样讲:“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对于一国之政来说,相较国家和君、官等群体,民处在根本地位。《说文解字》中指出“木下曰本”,“本”,即树根。“民本”,即是将国家喻为大树,民等同于树根。树的生命力由根决定,而国家的兴亡是由民决定的。
对于“君为轻”,中国古代的一些正统思想家认为,君权不是依靠暴政或者严刑峻法就能得到的,而是“天与之,人与之”。正如《文子》中指出:“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之民强陵弱,众暴寡,诈者欺愚,勇者侵怯,又为其怀智诈不以相教,积财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的兴衰存亡都与当时统治阶层和百姓的关系息息相关。如果无视百姓的生死,靠暴政统治天下,最后都会导致朝代覆亡的结局。因此,在《孔子家语》上有一句话,唐太宗李世民经常引以为戒,就是“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中,基本把君、官、民之间看作是同体相系、安危共存的一体关系。一体的本源在于“道”。道既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万物一体是为正道,依道而行即是有“德”,德者,得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群书治要·魏志》中记载:“昔夏、殷、周历世数十,而秦二世而亡。何则?三代之君,与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忧也。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莫救也。夫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意思是说,夏、商、周每个朝代都延续了几十世的繁荣发展,但秦朝只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这是因为夏、商、周三代的君主视民如腹心,能与天下百姓共享幸福、共担忧患;而秦朝的统治者却视民如草芥,独裁专制、残暴无道,所以一旦国家倾危,就无法挽救了。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历史已经证明,统治者得到百姓支持的方法就是为政以德、施行善政。而何为政德?《典语》上说,执政者之所以能获得稳固的政权,就是因为他的君德是合于天道的,执政者能像天地覆佑万物一样,无私地爱护群生,才能受到万民的敬仰登上王位。如若君主不能护佑百姓,德不配位,必然会失去支持政权的力量。何者又为善政呢?《尚书》中大禹指出:“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君王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的关键,就在于执政者要正己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正己之德则能正己化人,利民之用则能兴利除弊,厚民之生则能丰衣足食。这三件事和谐了,就是所谓的“善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中国古代历朝的治乱兴衰中可以得见,民心所向决定了国家统治的稳固性和长远性,用管子的话概括最为简洁,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它生动地阐明了“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道理。
原标题:民贵君轻 政在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