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需要更多“硬核大白话”

要问抗疫期间哪些专家最受老百姓欢迎,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一定榜上有名。“病毒被你闷死了”“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每一句“硬核大白话”都像一颗定心丸,在答疑解惑的同时,提振着大家战胜病毒的信心。

张文宏为什么火了?重要原因在于其科普深入浅出、直击人心。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人们急切地寻找权威信息以消解不确定性。然而一打开手机,相关信息就如潮水般涌来,但质量实在参差不齐。有的是标题党,有的是“无脑吹”,有的则专业词汇堆砌、完全不知所云,非但没有缓解读者的恐慌情绪,反而搅得人心烦意乱。双黄连、气溶胶等事件的多次反转,更是让人不知道相信谁好。而以张文宏为代表的一批专家,既拥有专业背景,又深谙受众心理,一下子拆除了专业知识和普罗大众之间的那堵墙。

一定意义上,恐慌情绪对于社会的杀伤力丝毫不比新冠肺炎本身低,科普本就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正如张文宏所言,“你为什么对流感就不怕,对SARS就那么怕呢?因为SARS你一无所知。”疫情发生以来,正是得益于各方面的反复宣传,大家才知道了只要科学防控,“新冠肺炎死亡率远低于非典”等基本特性。目前,全国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北京等城市的新增病例密切接触者不断减少。这些积极信号的出现,正是全民防控起了作用,科普功不可没。

科普的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危急时刻,也体现在生活日常。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高,科学素养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众的科学素养正是科技创新的土壤,要想迈向创新强国,就必须多做固本培元的工作。对此,我们国家早有认识,因而始终十分重视科普事业。高士其、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体力行写文章,下农村进行科普,推动幼儿园、小学课堂设置科学实践课。近年来,搭乘互联网的快车,一大批青年学者开公号、拍视频、上讲台,还有科学家做起了直播,纷纷为科普寻找着时代表达。这些努力不断削减着“歪理邪说”的存在空间,潜移默化中降低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

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验着治理能力,也考验着科普能力。目前来看,中国的科普其实远远满足不了公众的求知需求,表达传播上也有很大提升空间,不妨将张文宏的走红作为一个样本,让科普更接地气更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