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中国核电“走出去”第一步

1991年12月31日,中巴两国在北京签订了以秦山核电为参考,合作建设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协议。恰希玛项目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是当时我国最大的高科技成套出口项目。出口核电站,也意味着调试、检修、运营、培训等配套服务也要一起“走出去”。秦山核电作为国内拥有30万千瓦压水堆机组最丰富使用经验的核电基地,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时代重任,坚定迈出中国核电技术配套服务“走出去”的第一步。从那时起,秦山核电“走出去”的步伐从未停歇,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向前。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指引下,秦山核电将继续以“国之光荣”的使命担当,坚定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为实现中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继续贡献秦山力量。

秦山“恰友”走出“第一步”

秦山核电副总经理吴炳泉当年曾多次赴巴参加调试工作,培训巴方学员。时隔近30年,当他再度回忆起那段激情岁月,很多感人时刻在他脑海里不断涌现。

在接到上级任务后,秦山核电在自身技术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依然抽调业务骨干,先后组织了15个专业科室共计200多人赴巴开展调试工作,安全高效地完成了238项调试试验工作。吴炳泉说:“秦山核电当时在恰希玛1号机组(C1项目)建设中主要负责调试试运行、反应堆装料以及巴方人员培训三大项内容。”

当时,中方在巴人员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生活条件差和工期紧。恰希玛核电站位于巴基斯坦柴尔沙漠边缘,人烟稀少,夏季长达7个月,极端气温高达52摄氏度。参与C1项目的人员居住条件最艰苦,只能住在板房里。直到恰希玛2号机组(C2项目)以后,在现场建造了“中巴友谊楼”并安装了空调,条件才逐渐改善。至于饮食条件,吴炳泉现在依然记得:“那里饮食很单调,肉类主要是鸡肉。蔬菜品种也很少,常见的只有土豆和洋葱。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基本就是吃鸡肉加土豆。”为此,秦山人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后续人员带来了萝卜、青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种子,大大改善了伙食。

因为通讯不便,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和家人通话几分钟成为一种特殊待遇。信件更是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送达家人手中。吴炳泉回忆:“当时项目部里只有两部长途电话,平时仅供工作使用。每逢中秋或春节,电话机旁就排起长队,但同志们每人只能打几分钟,就跟家里人报个平安。”同样是这些“老秦人”,有人为了恰希玛项目推迟了婚期;有人错过孩子第一声啼哭,再回家时孩子都已快两岁;有人错失了见至亲最后一面……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条件下,秦山团队迎难而上、坚持“6+1、白+黑”(现场法定一周工作6天),靠着饱满的热情,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恰希玛挥汗如雨,用智慧和激情浇灌了C1项目。

秦山核电在恰希玛核电建设过程中,不仅出色完成了合同任务,还创新调试管理模式,成立了以调试专业组为核心,以运行管理和安全质量管理为两翼的新的项目组织体系。同样重要的是,秦山核电还锻炼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背景的调试骨干队伍。这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队伍彼此间在巴培养了真挚牢固的战友情谊,他们彼此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恰友”。当年这些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如今都已成长为秦山核电的中坚力量。在秦山二期、三期以及方家山项目的调试过程中,这支在海外“淬过火”的队伍发挥了极大作用。以至于后来在江苏核电、福清核电、海南核电、三门核电等众多项目的调试现场,只要是来自秦山核电的调试队伍,都活跃着“恰友”的身影。

被巴方学员尊为“中国师傅”

核电操纵员被称为“黄金人”,而巴基斯坦第一批“黄金人”正是诞生于秦山。1993年2月,秦山核电与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同,承担了恰希玛核电厂巴方运行和维修人员在华培训任务。按合同要求,秦山核电负责培训恰希玛核电厂的骨干人员(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管理工程师、主控室反应堆操纵员及运行工长和检修工长)。据事后统计,巴方人员一共分两批来华,从1994年4月第一批培训开始,到1997年1月第二批培训结束,共120余人次接受培训。

当时秦山核电还承担着繁重的国内任务,要保质保量完成巴方人员培训,无疑任务艰巨。对此,秦山核电专门成立了巴项经理部,由当时的秦山核电总经理姚启明亲自兼任该部经理。除了领导高度重视,秦山核电还组织了大量的生产骨干组成教员队伍。这些同志不但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自1993年开始,他们利用工作之便和业余时间进行了大纲和讲义编写工作。据统计,秦山核电编写各类培训教材共10册,约70万字。中方对巴方学员在技术上毫无保留,中巴学员实际上是共用一本教材。考虑到巴基斯坦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教材都是中英文对照,前面一页是中文,后面一页是英文。经理部不但拟定了培训计划,还贴心组织了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翻译能力的技术人员充当口语翻译。

吴炳泉依然记得:“巴方学员都是当时国内选拔出来的精英。有些人甚至来华前已经有核电工作经验。他们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当时巴基斯坦学员要成为合格的操纵员要闯过“四关”:理论基础理论、系统培训、岗位培训主控室“影子”培训、模拟机操纵,最终通过操纵员(RO)、高级操纵员(SRO)以及结业考试。尤其在岗位培训中的主控室“影子”培训期间,中国师傅同巴方学员采取“一对一”模式,中国师傅走到哪儿,巴方学员就跟到哪儿。巴方学员边看边学,不懂就问。中国师傅则是有问必答,手把手教学。吴炳泉当时负责的“影子”学员名叫雷阿滋,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雷阿滋是个非常聪明且思维活跃的人。当年我和雷阿滋都才20多岁,他甚至比我这个老师还大那么一两岁。”吴炳泉回忆起那时的趣事忍不住乐了起来。

当时,中巴师生间的关系非常融洽。除了官方组织的交流活动,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私下都打成了一片。因为有些巴方学员还带了家眷来华,所以每逢周末,中巴师生还偶尔到各自家里“串门”。谈到这里,吴炳泉回忆起一件趣事:“那时中国很多家庭都配备了卡拉OK。巴方学员到中国师傅家里做客时,看到卡拉OK感到非常羡慕。这时中国朋友就盛情邀请他们唱一段。于是,巴基斯坦朋友就用英语高歌一首,非常开心。”

这些通过C1项目成长起来的巴方学员,如今大多都已成为巴基斯坦核工业体系的领导层和中坚力量。目前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的众多高层以及恰希玛、卡拉奇核电项目的管理层很多都是秦山核电培养出来的“徒弟”。而吴炳泉的“徒弟”雷阿滋如今已是卡拉奇项目总经理。后来,吴炳泉出差去巴基斯坦时,受到了雷阿滋的热情接待,他仍尊称吴炳泉为“中国师傅”。

这些巴方学员不但在中国学到了技术,另一方面,他们还把在中国学到的涉核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核安全监管体系、管理经验移植到了巴基斯坦,为该国核工业的建立夯实了制度和管理基础。也正因为如此,巴方一直将C1项目的成功视为中巴合作的典范,认为C1项目的成功是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八大产品支持“走出去”

因为C1项目的巨大成功,秦山又陆续承担了恰希玛电站C2至C4机组的调试及试运行管理任务。直到今天,秦山核电依然定期前往巴基斯坦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调试,圆满完成恰希玛核电站一系列对外技术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方成功对恰希玛核电站进行了水下修复,为该电站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使中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类似技术的国家,打破了国外少数几家老牌核电检修公司的技术垄断。通过恰希玛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保持了中国相关核电产业生产能力,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维修规程、安全法规、技术规范等制度,为中国核电产业服务“走出去”在管理方面夯实了基础。

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提供核电产业服务的优势十分明显:拥有9台机组、4种机型,为国内最多,同时基地建立最早,经验也最丰富,形成了包括生产准备、调试试运行、换料大修、专项维修、专业培训、技术支持、重水堆支持、核电信息化服务等在内的八大产品。

当前,伴随着我国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巴方卡拉奇项目2、3号机组(K2、K3项目)成为秦山核电承接的又一个国外大型项目。秦山核电,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联合调试和试运行管理工作。目前,K2机组已经临时移交,K3机组正积极开展热态试验准备工作。K2、K3项目不仅拓展了秦山的战略市场,也再次深化了秦山核电和巴基斯坦原委会的传统友谊。除此之外,秦山核电还先后为韩国水电核电公司(KHNP)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交流,也为阿联酋、阿根廷的政府官员提供培训、咨询。

在将对外服务重点放在技术输出和检修的同时,培训也成为其中重要一环。秦山核电已拥有针对国外核电生产准备人员一整套培训服务的能力,在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上走出了重要一步。K2、K3项目作为秦山核电承接的又一个国外大型培训项目,预计将完成6批次约2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项目持续时间约两年。目前,第一批学员已于2017年12月开始在秦山核电学习。

在秦山核电当前推行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两翼”就包括服务之翼,即依托秦山核电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集成开发面向市场的产品,继续推进高质量的对外服务,提升秦山核电品牌的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建设指引下,秦山核电将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以擦亮“国家名片”为使命担当,持续做好巴基斯坦K3机组联合调试与试运行管理、巴基斯坦在运电站的专项维修和大修服务、运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潜在海外核电项目的调试及试运行支持等工作。秦山核电将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技术优势,锐意进取,不断拓展海外核电服务市场,成为中国核电既“快”又“稳”不断“走出去”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