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陈村,沿着村内四通八达的巷弄漫步。只见远山朦胧,河流绕村而过,村内拥有松、兰、梅、竹等古建筑16处,鳞次栉比,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相融,构成了村庄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
东陈村素来有兴学重教、诗礼传家的传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先后走出了陈文昌、陈之翰、陈畲、陈得善等一批文人,其中以国学大师陈汉章最负盛名。陈汉章是近代著名经史学家、教育家,一代鸿儒。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等。而现在村内众多古建筑中,也是以汉章故居规模最为雄伟,保存最为完整,故居在岁月打磨下散发着书香门第的沁人韵味。
汉章故居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位于村内的正中央。这是一个两层青砖黑瓦四合院楼房,由“学圃堂”“缀学堂”“老稍门”“约园”四部分组成,整个院落雕饰玲珑精致,风格优雅别致。学圃堂整体格局保存较好,现作为陈汉章先生纪念馆,展出了陈先生书法绘画作品、28本《陈汉章全集》及部分名人手迹。缀学堂,为陈汉章亲自设计,用其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薪俸建造而成。故居营造讲究、体现书香门第在建筑上的文化品位,现在已成为象山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坊间流传陈汉章先生有个习惯,每天清晨必朗读诗书一小时,村内皆能听到先生的诵读声,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陈汉章的影响下,村民们带着经书,背柴砍柴,一有空闲就抓紧读书,耕读传家的传统代代相传。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会举办“陈汉章读书节”,至今已经举办了14届。
好家风是村民和谐、家族兴旺的催化剂。在悠长的历史里,东陈村人重家风、传家教之气盛行,当地人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以及家风家训作为规范自我行为的铁律,逐渐推动着各姓氏间、各村镇间做到互相尊重、相亲相爱。全村39姓,以陈姓为主,占全村总人口的47%,他们在村子里秉承着“勤勉、笃学、乐善、睦族”的家训,各姓氏间和睦相处。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这是陈汉章先生撰写《毓兰轩训语》里的名句,为族人及子孙明确了耕读家传的治家规范。《毓兰轩训语》共二百二十四则,内容涵盖历史、文学、治学、做人、为官、饮食、音韵、风俗、书法、择友、选人、功名等各个方面。《训语》强调“修身”和“齐家”,要求从个人做起、从家庭做起。“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细胞。学圃堂门额上镶嵌的“戬谷”两字(出自《诗经·小雅·天保》,有“尽善”之意),这是陈家的家训,告诫全家要尽善做好事。后人以陈汉章为榜样,用诗礼宏志教导子女,养成了陈氏家族文风绵长,谦恭儒雅的特性。如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早已成为全村的传统,纯朴的村风民风也让村民引以为豪。
近年来,东陈村通过上墙装裱、绘画展示、专题讲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家风家训,全方位传廉、颂廉,号召村里群众主动学廉、知廉、守廉、倡廉,潜移默化中,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氛围浓厚的基地逐渐形成。如今,东陈村成为象山县清廉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县内外不少人慕名而来,实地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村中传统的家规家训,接受清廉思想的熏陶。
古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故居则见证了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有历史,有传承,有文化,有底蕴,更有阵阵“廉风”扑面而来。如今,东陈村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将清廉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努力打造成为宜居宜游、富美和谐的耕读历史文化名村。
原标题:浙江象山:古村院落听“廉”声 耕读世家传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