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科学经典,弘扬科学精神”——大家好,我叫窦豪,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发射场有效载荷试验队临时党支部。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赵九章先生写给周总理的一封信。赵九章,浙江吴兴人,1907年出生于河南开封,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曾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并对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1999年9月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64年在甘肃酒泉参观当时由国防部五院负责的导弹研制进展后,赵九章先生很受鼓舞,他感到研制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与负责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共同起草写给总理的信后,他又逐句逐段地斟酌修改,一封篇幅并不是很长的信却用了足足20天才最终定稿。信虽不长但字字到位、句句恳切、声声疾呼,信中对人造卫星研制的建议,反映的是以赵九章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对科学、工程与系统知识的完备掌握,对新技术发展敏锐地前瞻,以及对国家和国防建设的持续关注。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让我们一起分享这封信,体会老一辈科学家的拳拳为国之心 。
谨就我国发射人造卫星问题,向您陈述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赵九章写给周恩来
1964年12月
总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开始飞速前进的新阶段,今后为了建立我国核武装完整体系,必须加速洲际导弹的研制。配合国家这一重大任务,我谨就发射我国人造卫星问题,向您陈述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请您参考。
第一,发射卫星和发射洲际导弹的关系。根据几年来苏、美两国发展洲际导弹的过程来看,苏联在卫星成功发射以后的一年多,才以洲际导弹向太平洋打靶,美国在1958年发射卫星时,他们的远程导弹还没有过关,这不仅是试验运载工具的推力,还有它比较深刻的原因。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进入轨道之前的无线电导航设备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控制卫星进入轨道的精确度就可以衡量洲际导弹打靶时落弹点的精确度,它既可以为改进洲际导弹的控制系统提供试验数据,又可以避免在地面试射洲际导弹一些暂时的困难。由于远程导弹射程较远,一般都要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落弹点的偏差必须有可能的把握,才能进行试射,我们可以先走一步发射卫星,把无线电导航、轨道试测及计算机地面跟踪等科学技术系统建立起来。这并不妨碍我国洲际导弹进展,相反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人造卫星是直接用于国防或服务于国防的。从美国和苏联已发射的卫星情况来看,人造卫星是直接用于国防或服务于国防的。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从轨道情况来看,大部分是适合于侦察地面情况的。就美国发射的卫星来说,直接用于国防的,在发射成功的两百二十八个中为一百七十四个,包括美国公开宣称的秘密卫星和间谍卫星等。有些卫星比如气象卫星观察全世界的云量、温度分布及气象情况,本身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工具。一旦有战事发生,美国就可以利用卫星系统及全球海底电缆的通讯工具,把全球气象情报系统掌握起来加以保密,而在这一系列的卫星上,还载有拍摄地面设备的照相机,更可以直接用为侦察的手段了。有些卫星表面上好像是为了纯科学目的探测高空辐射带、高空磁场等,其实探测辐射带的仪器和探测核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粒子的仪器原理是一样的。由此可以说,所有的人造卫星几乎都是与国防有关的。
第三,人造卫星的工作规模和尖端科学及工业的关系。人造卫星的工作规模是非常大的,综合性是非常强的,配合原子能、导弹事业发展,可以更全面地推动各项尖端科学和工业的发展。首先是地面观测设备,需要发展灵敏度更高、距离更远的雷达设备,高速的电子计算机、各种特殊的讯号收发技术,如气象卫星中的图片收发技术,这就推动无线电自动控制等尖端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其次是卫星制造本身,对太阳能电池等半导体、超小型无线电部件、防护辐射的材料、地面对高空环境的模拟、红外部件和各种特殊探测仪器等尖端科学研究,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使这些工作达到能发射卫星的要求,需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美国的高空环境模拟实验室,从设计到设备制成运转的周期一般要四、五年。因此,我认为从现在起,抓这一工作已是时候了。我国尖端科技力量已有相当规模,195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一批与新技术有关的研究单位,一支科学技术队伍已经成长起来。从1960年起,我们已成功发射了一批气象火箭,取得高空风及温压资料。在探空技术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由于您曾提到要尽快解决运载工具问题,所以我特向中央领导提出这个建议。如果中央领导决定了发射卫星的计划,相信一定可以提前完成国家这一项重大科学任务,争取在建国二十周年前放出第一个人造卫星,并把我国尖端科学技术带动起来。
以上所陈,是否有当,敬请批示。
此致
敬礼
赵九章敬启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朗诵文摘编自《写给周恩来的信》,原文作者:赵九章,朗诵人: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