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科特派:战“疫”中脱贫一线扶贫忙

外面寒风呼啸,棚内温暖如春。室外气温达零下,走进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前洼村温室种植大棚里,一排排圣女果挂了果,红彤彤点缀在翠绿枝叶之间,煞是好看。棚里已来了不少村民忙着采摘,大家喜笑颜开,“一公斤能卖到三十块钱!没有教授指点,谁能卖这么好价钱!”

村民们说的“教授”,是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农业专家杨延杰教授。在他的指导下,去年前洼村种了200多亩圣女果,年亩产5000公斤以上。

鼠年这个寒假有些“特殊”,全国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青岛农业大学,有百余名身兼科技特派员身份的专家教授们敢于一边战“疫情”,一边积极投身自己的服务联系点开展技术帮贫扶困,呈现出了一幅生动的战“疫”中脱贫一线扶贫忙的场景。

寒假忙:“科研课堂”设在田间地头

从1月12日寒假开始至今,杨延杰就开始在他的几个帮扶点之间忙。他表示要忙到2月中旬日,一天也不休息。作为一名长期服务基层的科技特派员,10年来,他在青岛市即墨区多个乡镇,进行露地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蔬菜生态化种植技术、工厂化育苗、设施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盐碱地设施蔬菜栽培等技术的示范推广,为当地进行技术培训、指导60余次。

走进青岛莱西市店埠镇双河村“莱西胡萝卜科技小院”、胶州市里岔镇西安家屯“胶州大白菜科技小院”,随时可见青岛农大陈延玲老师忙碌的身影。一到假期,他就和学生一起驻扎在这两个科技小院里,深入研究所在区域中限制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集成特色作物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并直接将科技示范田建在了农民地里,让农民近距离看到示范效果。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的陈延玲说,以“科技小院”为纽带,探索高校科研人员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精准扶贫模式,破解“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走出校园,将“青农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村口巷尾,青岛农大科技特派员们在全国各地开展培训指导的实例数不胜数。

该校园艺学院茶学博士张新富副教授作为“鲁渝合作科技指导员”到重庆市彭水县进行产业服务。他顾不上春节假期休息,制定了重庆市彭水县茶产业发展策略,明确了当地集中优势发展名优茶、通过茶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路。春天正是产茶时,大年初五,张新富就赶紧回到彭水忙起来。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青岛农大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累计向国家、省市县派出1100余人次各级特派员,组建派出46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对科技特派员来说,没有‘寒假’。学生放假没有授课任务,正是老师们忙于科技服务时。”该校校长宋希云说。

“第一书记”扶贫路:找 “病因”、诊 “病源”、拔“贫根”

正月初六这天,青岛农大派驻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第一书记”张德锋完成了当地种植黑皮鸡枞菌的有关考察。

驻村工作不到一年的他与青岛农大选派的4位“第一书记”在泗水县驻村帮扶,为自己服务的村找准了“病因”、诊出了“穷病”,拔出了“贫根”。张德锋告诉记者,学校专家“把脉会诊”后,认为当地非常适宜种植灵芝、发展灵芝产业,同时还可以种植黑皮鸡枞菌,多途径增加收益。在农大专家“远程+现场”指导下,村里改进提升了原有的毛木耳产业,增加了灵芝栽培,组织带领年轻人学习了种植技术,完成了食用菌加工设施建设,并开发加工了首批保健食品灵芝粉和灵芝盆景,经济效益良好。

在泗水县前等齐村,第一书记“邓勇刚”在学校“草莓教授”姜卓俊的指导下,建起5座草莓大棚。春节这几天, 5个大棚每天的产量百斤,亲眼看到红红的草莓果,让邓勇刚和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正月十五后就能批量上市了,预期收益15万元以上!”邓勇刚高兴地说。

自2012年山东省开展“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以来,学校已选派19位干部教师全程参与四轮“第一书记”工作,成为联系专家和贫困户之间、学校和地方之间的一条条红线,将学校优势资源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岛农大党委书记李宝笃表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强化精准帮扶,补齐短板弱项,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让村民们脱贫致富,这是青岛农大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技日报记者王建高 通讯员周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