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在深钻、深潜、深网里深耕(下)

深海勇士,耄耋之年下南海

2011年至2018年,汪品先作为指导专家组组长,主持了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大型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通过该计划,科学家对南海开展系统观测和分析,提出了气候变化“低纬驱动”的新假说,以及南海成因板缘张裂的新机制,为我国开展南海深海研究赢得了国际主导权。

2018年,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投入科学应用,汪品先终于如愿获得了第一次下海深潜的机会,当时他已82岁高龄。汪品先在南海西沙海域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9天内三次下潜至南海1400多米深的海底,每次在海底连续观测采样8个多小时。作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深潜科学家,他回忆,第一次进入深海,既为那里永久的黑暗感到震惊,又为深海里生命的繁盛感到意外,“第一次下潜就遇到了深水珊瑚林,这在西太平洋是首次发现,为南海填补了一个被遗漏的海底生态系统”。汪品先一步步推动我国深海科研走向国际学术舞台,使中国科学家的深海探索不再是纸上谈兵。

汪品先明白,深海探索必须和地球科学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2010年,汪品先发起了全国“地球系统科学大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搭建起“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该会议至今已举办七届,参加者从最初的500人增加到如今的近3000人。此外,汪品先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多次建议国家制定深海战略,呼吁社会增强海洋意识,推动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发展。

2018年,汪品先在执教20年的基础上出版了《地球系统与演变》,这是一本探索新时期地球科学研究走向的思想启蒙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亲笔回信中,夸奖这本“巨作”“对当前地球科学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汪品先除了在上述“深钻”和“深潜”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深网”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将近20年前,汪品先就开始预测并布局一种可以全天、实时地从海底向海面传递数据的技术,2009年初步实现了。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了我国海洋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2019年,“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大科学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汪品先等率领同济大学团队负责在我国东海建立海底观测系统。汪品先认为,作为“三深”中最年轻的一项技术,深网的建成将弥补中国与国外的差距,助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前沿研究。

科学普及,无心插柳爆出圈

近年来,汪品先醉心于科普工作。汪品先有着“网红”院士、“百万粉丝UP主”以及“深海勇士”等不同标签,他在年轻人的“地盘”、最流行的社交媒体上火了。

这要从2013年汪品先第一次做科普讲起。当时他主编的《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第六版)出版发行后,他发现,对于增强公众的海洋意识,做科普的影响比写论文、提建议都更加久远,特别是在多媒体平台的联合传播之下,影响力更广。从此,汪品先开启了科普之路。

2021年,汪品先在同济大学开设“科学与文化”这门课,在他看来,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需要人们从最根本处去思考,科学是生产力也是文化,而科学创新需要有好奇心。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只能容纳几百人,于是,汪品先采用新媒体直播上课,“学生”竟然达到10万人次。汪品先回忆道:“我已经10多年没有招生了,现在有这个机会在短视频平台和年轻人接触,看到雷雨般的弹幕,好像听到了年轻人群的声音,从心底里感到十分震撼。”

2023年3月,“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授予了“银发知播”群体,时年87岁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就是其中一位,他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在颁奖盛典上,汪品先寄语年轻人要“说真话,求真理,做真人”,这是他一生坚守的理念。

汪品先为进一步增强公众海洋意识,弘扬科学文化,2018年写作《瀛海探径——汪品先科学人文随笔》,揭开了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纱,带来了有关科学创新的批判与思考;2020年写作《深海浅说》,深入浅出地讲述深海的秘密,书中百余幅插图更是让大家身临其境地看到神秘的海底世界,此书被评为“2020年中国好书”;2022年写作《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通过讲述国际科学界的珍闻逸事,传递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内涵,被评为“2022年中国好书”;2024年,他脱胎于“科学与文化”课程的新作《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于近期出版,旨在构筑科学与文化的桥梁。

伉俪情深,卅年异地重相伴

汪品先与夫人的鹣鲽情深非常令人羡慕。1953年,汪品先和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的孙湘君同在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学习俄文。1954年,所有留学生分四批乘坐专列出发,由于人数众多,临时通知第四个专列的人员需留下来再学习一年俄文,恰好汪品先和孙湘君同在第四个专列。在北京俄语专修学校的第二年,他们成为了同班同学,她是班长,他是学习委员,在接触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

在莫斯科大学,汪品先和孙湘君被分在了古生物学专业的同一个班级。她是地质系中国留学生的党支部书记,他是系里指定的班长,他们共同学习,一起奔赴理想,互相支持、彼此陪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情中最美好的样子。

1960年,汪品先和孙湘君毕业回国前夕,在中国留学生联欢会上孙湘君作为中国留学生代表发言,发言稿是汪品先帮助起草的。充满美好记忆的校园青葱岁月见证了他们的爱情。然而,毕业也意味着分别,他们怀揣报效祖国的理想分赴两地,他被分配到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她被分配到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到1963年结婚以后还是未能调到一起。

此后,分居的生活使他们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彼此陪伴。汪品先记得有一天晚上,孙湘君在北京的家里拉窗帘时摔了下来,跌破了头也只能自己找车去医院,鲜血染满了衬衣,等汪品先赶到北京已是第二天。尽管分居生活长达30余年,但他们明白彼此的心意。30多年为了国家的事业,他们无抱怨、无争吵,相互支持。

1999年,孙湘君退休和延聘都结束后,他们终于在上海团聚。孙湘君被同济大学聘为教授,与汪品先一起工作,她始终是他的第一读者,他永远征求她的意见。她看他一如既往是倾慕的表情,他看她自始至终是宠爱的笑容,他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手挽手相互搀扶着去食堂吃饭,成了校园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汪品先和孙湘君结婚6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抱怨猜疑,有的只是纸短情长,恩爱如初,伉俪情深,彼此支持。

汪品先为什么能够成绩斐然?很多人认为,除了他对海洋事业发展具有前瞻性视野外,还因为他自始至终保持着活跃的创新思维。汪品先时常教导学生“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独立思考、不断怀疑。正因为他一直持有怀疑态度、一直有新的想法,才能一直拓展创新的领域。汪品先如今已88岁,依然勤奋、简朴、忘我地工作,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科研事业中。在同济大学的校园中,学生们经常看见一位精神矍铄、满头银发、略弯着腰的老头儿,熟练、敏捷地打开他那标志性且具有年代感的自行车的车锁后骑车远去。晚上的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办公楼时常有一扇窗户亮着灯,那是汪品先在潜心钻研。汪品先以他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科学精神的真谛。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组稿负责人:张佳静)

原标题:汪品先:在深钻、深潜、深网里深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