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蜀河镇位于旬阳县城以东53公里,集镇地处蜀河与汉江交汇的蜀河口。东与仙河镇、湖北陨西县景阳乡、白河县冷水镇接壤,南与白河县仓上镇毗邻,西与棕溪镇、关口镇交界,北与双河镇相连。镇域面积1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65亩,其中:水田1610亩。辖18个村,4个社区,148个村民小组。全镇常住人口共12036户,38782人,其中非农业户2092户,4161人。
蜀河镇地处亚热带北缘,国家地理南北分界线南侧。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汉江、蜀河水质达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人均拥有淡水量3700立方米,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蜀河集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名胜古迹颇多,自古以来就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水陆码头,素有“小汉口”之美誉。蜀河镇先后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2014年3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二、历史沿革
据《旬阳县志》(1996年版)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就在此置兴晋县,时属魏兴郡(今安康市);西魏(552年)时设淯阳县,同时于淯溪口置淯阳郡,并于淯阳县西黄土山下置黄土县;北周初年(556年),改淯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淯阳县为长冈县,并移黄土县址于原长冈郡地;公元742年,唐朝改黄土县为淯阳县;公元966年,北宋省淯阳县入洵阳县。古镇仅从280年至966年置县长达680多年。后曾先后在行政机构名称中称“蜀河里”、“蜀河堡”。入民国后,蜀河镇虽机构名称不断更选,但仍为洵阳县首镇。抗日战争时期为弘道乡治所直至解放。1948年4月,本镇第一次解放,一度成为新设革命政权上关县人民政府临时治所,隶属于湖北省两郧地区;1949年8月第二次解放初期,为洵阳县人民政府临时驻地;1956年5月,正式设为蜀河镇,是当时全省县以下四个建制镇(户县余下、武功县普集、宁强县阳平关)之一。
三、历史文化特色
(一)传统建筑:古镇现存古迹古居10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点4处,市县级文保单位9处,文保点15处,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处,拥有各类历史环境要素35个,其中古树名木15棵。其遗迹历经岁月风雨洗礼,透射着古风古韵,折射出历史的隽永,见证着当年的繁华。境内黄州馆、杨泗馆、清真寺、三义庙等明清时期古建筑景态各异;八家巷、乾益巷、永安巷、沈家楼等古街小巷幽深静谧;厘金局、电报局、当铺、钱庄、王公馆和古民居等见证昔日繁荣;水文石刻、千年五指柏、巨象伸鼻、古井甘泉、岩碥城门、村野绣楼等古迹别具一格,各类寺庙、会馆、古民居、名木古树都具有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
清真寺位于蜀河镇黑沟的悬崖绝壁之上,始建于明末嘉靖年间,距今已有380多年历史,是陕南最大、最古朴的清真寺。
黄州馆位于集镇后坡,为清代“黄帮”(即湖北黄洲籍)所建,原名帝主宫,始建于乾隆年间,由在蜀河从事商业贸易的黄洲籍商号、帮会集资兴建,前后经历几代人百余年。整个建筑美观而不失庄重大方,具有浓厚的南方建筑特色。
杨泗庙位于蜀河镇后坡南端,为清代蜀河“船帮”会馆,始建年代不祥,但据残碑推断,大约创建于清朝中期。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上殿、拜殿、乐楼和门楼、门楼两侧封火墙作卧龙状,具有鲜明的南方建筑特色。
蜀河石堡即今蜀河集镇的主要组织部分,创建于嘉庆六年(1801年)。据光绪本《洵阳县志》:“嘉庆初,教匪(指川、陕、鄂、白莲教起义军)扰境,知县严如煜因此地当贼冲,在汉江北岸捐修石堡一座”。
(二)民俗文化:蜀河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往今来,商贾往来频繁,是驰名于汉江中上游的商贸重镇。“蜀河双彩车”、“蜀河八大件”、“蜀河火狮子”先后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春节期间吸引大量省内外爱好者回乡参与社火表演,为古镇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汉调二黄、花鼓子等地方特色民俗戏曲文化也在当地广为流传。以蜀河八大件、麻花、馓子、油条、豆油棍、油包子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在当地更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蜀河是水旱码头,南来北往的各地客商在此汇集,置业兴家,异地文化在此落地生根并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因而,各种文化并行碰撞、交相辉映是蜀河地域文化的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