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庄概况
土坑村地处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中部,湄洲湾南岸,涂山中心,东邻碧霞湾、南毗福炼生活区、北与南埔镇接壤,面积约1.6平方公里,总人口4900多人。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评为泉州市十佳古民居;2014年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也是泉港区革命老区据点村之一。
二、历史沿革
土坑村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的历史,刘氏祖先刘宗孔因躲避“靖难之变”,于明永乐二年从莆田兴化携眷移居湄州湾南岸,定居涂山一带,此后,刘氏一族就在土坑开基创业。刘宗孔后裔至今已繁衍24代,延拓出18个村庄的共2万余人。民国及其以前,塗山属惠安十九都,尔后为九都梅峰铺,在保甲制中为一个保;解放后,区乡制时为塗山乡;公社制时,为一个大队;县乡村制时,原塗山划为土坑、东山、后田、后墘四个行政村。
三、历史文化特色
一是土坑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据清代谱牒载,中榜进士、晋升仕者高达70多人。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有刘端弘、刘端瑜和刘开泰等人。刘端弘和刘端瑜二者为明末清初土坑开族第十二世祖,刘端弘从事海上运输和贸易,成为一方巨贾,人称刘百万。期间,刘端弘与富商刘端瑜共商重振书香门第。于是,刘端弘办南文武馆“选青斋”,刘端瑜办北文武馆“凌云斋”。自此,土坑文风日盛。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地下党组织利用选青斋,开展革命斗争,建立土坑党总支部和6个党支部,成为北海区工委所在地。凌云斋楼阁至今犹存,现存五株迄今有三百多年树龄的榕树,每株皆有30多米之高,成为土坑村的一个天然屏障。
二是土坑村文化底蕴浓厚,具有“古建筑群、民俗风情、革命老区、生态旅游”等四个方面文化特色,历经沧桑,经久不衰。土坑聚落的整体规划颇具慧识卓见,民居排列井然有序,又不乏变化;空间布局精巧,体现出明显的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方式。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宗孔的长子、四子留在土坑开拓,长子居现刘氏祖祠南侧,四子居北侧。兄弟后裔又传下八支,八支后裔以刘氏祖祠为中心,分南北侧依次平行排列4座三进古大厝和33座二进古大厝。其中“刘百万”居住的古大厝是一座三落五间三双护卫,置有100个门,99个窗、11个天井,占地面积1739平方米, 是地方少有的大宅院。这些古民居系砖石、木材结构,大多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每座大厝相距三五十米,便于交通、活动,又通风透气。“刘百万”古居群更具独特,是传统建筑的典型,深得古建筑专家学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区政府将其建设成为民俗文化陈列馆,为土坑村又增加一道古文化特色。
三是土坑村中的建筑类型比较丰富,主要有古民居、祠堂、宫庙、书院、戏台、鱼池拱桥等古建筑物,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目前还保留得比较完整,原有40多座古大厝,现保存比较完整的仍有27座,占地面积26860平方米。古民居中雕塑种类繁多,规模宏大,图案古朴,技艺精湛,立体感强,堪称中国明清时代雕塑艺术的大观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瓷雕和泥灰雕等;按造型分,则有浮雕、阴雕等;按雕塑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等。石雕上的构图均衡,疏密有致,线条细腻流畅,人物胡须衣袂恍若欲飘,枝上喜鹊追逐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四是文化遗产丰富。土坑村历来以耕作农业为主,风俗、生活习惯与闽南相近,其颇具特色的戏剧北管乐曲、小鼓队、妆架、花担及春节期间的“打正鼓”、闹元宵等构成土坑历史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土坑村经过170多年不断的繁衍生息,民居日益密集,加上村中地势不平,这些古民居住在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房的围拢之中,显得扑朔迷离,外人进入,很容易迷失方向。明隆庆年间任惠安知县的叶春及在其所著的史书中载:“土坑村,会得入,不得出。居住稠密,人丁兴旺……居螺北甲。”土坑遂成为当时泉港一带最为繁华的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