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木渎镇位于苏州市西南郊,太湖之滨,灵岩、天平、狮山、横山、尧峰等吴中名山拱列四周,胥江、木光河于此交汇,紧靠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河京杭大运河。全镇总面积74.59平方公里,29.8万总人口,有12个行政村,14个居民委员会,201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7.5亿元,财政收入22.64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居吴中区前列。

一、历史沿革

木渎是与苏州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大兴土木,在灵岩山建筑“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聚材三年,“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商末,木渎属“勾吴”国。同时,先后成为吴、越、楚三诸侯国辖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木渎隶吴县。汉、唐时代,苏州、吴郡经数度互改,但木渎均属吴县辖地。据《元丰九域志》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元代沿袭旧制。明为吴县六镇之一。明、清皆置木渎巡检司,设官分治。清雍正年间,木渎镇属吴县长寿乡。清乾隆十一年(1746),置巡司省,同年移吴县县丞驻此。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实行地方自治。

民国元年(1912)木渎、金山隶属吴县,民国5年建立木渎公益事务所,民国17年,改为行政局,民国18年实行区、乡镇制,隶属吴县第二(木渎)区,后属吴西区。

1949年4月27日,木渎解放,建木渎镇,隶吴县木渎区人民政府。52年11月,木渎升为吴县直属镇,54年划给苏州市郊区,58年木渎、金山乡复划归吴县。12月成立金山人民公社,83年政社分设,恢复金山乡建置。85年9月,金山乡撤销与木渎镇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二、风貌格局

木渎历来是江南著名古镇,具有2500余年的悠久历史,至明清时期已是“江南鱼米之乡,工农合聚之镇,商贾云集之所,物资集散之处,人文荟萃之地,风景旅游之区。”清康熙三下江南,乾隆六次南巡,都曾在木渎建造行宫。历代迁客骚人,纷至游历,在木渎留下了不可胜数的佳话轶事。木渎现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文物古建筑面积达30006平方米,山塘街、南街、西街、下沙、下塘等古街长度达5545米。1983年6月,木渎景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太湖风景区13个主要景区之一,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9.7平方公里,并划定山塘街、南街等为木渎古镇面貌保护区。规划镇郊的灵岩山、天平山、七子山为山体保护区。

相传吴王夫差大兴土木在镇郊灵岩山建馆娃宫,又在紫石山筑姑苏台。东吴大将陆逊曾居于邾巷弄底陆家场。东晋时陆逊后裔司空陆玩曾建宅于灵岩山,后舍宅为寺。明清时,镇上私家园林多达二十余处,主要分布在西街、山塘街和下沙塘。其中遂初园、严家花园均为江南名园。如今有的尚存遗址,有的业已修复。镇上的老街如山塘、南街、下塘、下沙、中市街形成于明清年代,虽经数百年,大多风貌犹存,深宅大院荟萃,如冯桂芬府第(榜眼府第)内的双花篮厅,蔡少渔旧宅中的雕花楼都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体量宽大,保存完好。

古镇区的胥江和香溪均为吴越古河道,胥江为伍子胥率众开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香溪则因西施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名。河上古桥如王家桥(又名永安桥)、西津桥(又名永平桥)、斜桥、邾巷桥、虹桥、西安桥、小日晖桥、廊桥、鹭飞桥、吉利桥、太平桥等,有的几经修复,有的历劫幸存,它们和绵延七千多米的石驳岸,几十处河埠组成了苍古的水上风景。

木渎镇郊的灵岩山、天平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灵岩山,位于木渎镇西郊,山高182米,向有“吴中第一峰”美誉,是木渎景区开放最早的景点,它以千姿百态的嶙峋奇石,众多的吴宫遗迹和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中外。天平山,位于木渎镇北郊,海拔221米,以怪石、清泉、古枫著称,誉为“天平三绝”,宋代名臣范仲淹及其后代在此留下大量遗迹。

木渎长期形成的水乡习俗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民风颇具特色。节庆习俗多姿多彩,如“庙场讯”、“猛将会”、“朱墅庙会”等,规模盛大,届时万人空巷,壮观非凡。水乡沃土物产丰富,食俗丰富。如四月初八吃乌米饭,新年吃年节酒,元宵节吃圆子,二月初二吃撑腰糕,清明节食青团子,立夏日食酒酿、粽子、青蚕豆、咸鸭蛋、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和桂花糖芋艿、重阳节吃重阳糕、冬至日吃团子、饮冬酿酒、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全家吃谢灶团子、除夕吃年夜饭等。清代乾隆年间创建的石家饭店以名肴“巴肺肠”饮誉四方,“天下第一菜”、“三虾豆腐”、“酱方肉”让人赞口不绝。曾被列为宫廷御膳点心的乾生元枣泥麻饼,远销港澳。选房习俗有请风水先生选址定位定向、破土动工前祭拜太岁和土地、上梁时悬挂红绿布条和吉祥图案、字样。抛梁时边唱“抛梁歌”,边将馒头、糕、粮果、铜钱向下抛散。婚俗有提亲、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暖床、铺床、闹房等习俗。

木渎历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农耕、栽桑养蚕、捕鱼、商业等活动历史悠久。木渎又是手工艺品之乡,历史上有塑绘袁遇昌、银器朱碧山、琢玉陆子冈、刺绣沈寿等名家高手,生产的丝绸、双面绣、红木雕件、澄泥砚、书画、石雕等工艺品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