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概况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合之处,水陆交通发达,有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现存800多年的城市遗址。重庆经历了四次筑城、跨江开埠、民国建市、抗战陪都、重庆解放等五个发展阶段,在近代史上地位更是突出,先后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方局驻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影响深远。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沿革
战国时候,重庆为巴国国都,称江州。隋朝初年,得名渝州,南宋时期,得名重庆。在重庆发展史上,经历了四筑渝城,即战国张仪筑城(公元前316年),蜀汉李严筑城(226年),南宋彭大雅筑城(1240年),明朝戴鼎筑城(1371年);1891年跨江开埠,渝中半岛母城西方建筑兴起,江北城向西扩建,长江南岸由洋人开辟为租界,始兴土木;1929年建市,重庆城自此跨出半岛范围,初步形成半岛、江北、南岸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1937年,抗战期间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急剧扩张,各种文教区、居住区及抗战工业区不断兴起,重庆城实现跨越式发展;1949年重庆解放,成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中央直辖市(至1954年),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城市格局,建成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骨架。1997年重庆再次直辖后,名城管辖范围由主城5473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域8.24万平方公里。
三、历史文化特色
(一)重庆城依山而建、临江而筑,街巷随意赋形,建筑重叠错落,道路蜿蜒立体,城区组团式发展,城市形态独具特色,是山-水-城和谐共生的著名山城。
(二)重庆孕育于重山重水之间,传承三千年巴渝文化之大成,历经秦代张仪、三国李严、南宋彭大雅、明代戴鼎古代四次筑城,1189年重庆定名,近代四个时期四次扩城,以两江四岸为发展轴线蔓延,形成了“九开八闭”的古城格局和依山就势的城市形态。南宋末年宋蒙战争时期,在重庆城周边形成了钓鱼城、白帝城、天生城等山城防御体系。
(三)重庆演变于近代开埠之时,实现了沿两江四岸发展的跨江城市发展格局,1929年建市,兴建了系列市政设施和近代工业厂房,拓展了城市空间,为日后成为中国工商重镇奠定了基础。
(四)重庆蜚声于抗战迁都之际,成为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战争指挥中心及中国大后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形成了以渝中半岛为母城,周围分布多个卫星市镇的城镇集群。
(五)重庆发展于建国之后,建国初期西南大区建设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基础,三线建设时期促成了重庆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卫星城镇体系的形成。
四、名城价值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体现在:依托大山大水的世界山地城市典范;推动历史进程、改变世界格局的见证之地;近现代长江上游规模最大的工商重镇;中西部地区文化交融的通道平台。
五、历史文化资源
市域范围现有1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8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8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74个中国传统村落、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20个传统风貌区(带)、176处优秀历史建筑、36个风景名胜区、巴渝十二景、3141棵古树名木、2391处文物保护单位、23517处文物点、395个抗战遗址、1处国家级和9处市级大遗址、1015处水下文化遗产、271处革命遗址、105处工业遗产、3条文化线路、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世界自然遗产、南宋末年至明清军事防御遗产、4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
截止2017年,重庆市域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共计2590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7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3517处。其中,具有突出价值的有老鼓楼衙署遗址、丁房阙~无铭阙、湖广会馆、重庆古城墙、双桂堂、大足石刻、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重庆谈判旧址群、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等。
七、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2017年,全市发现属于保护范围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计17大门类、4110项。市域范围内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市级511项、区县级2052项,未定级1503项。其中,木洞山歌、接龙吹打、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涪陵榨菜制作技艺)、苗族民歌、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龙舞(铜梁龙舞)、蜀绣、针灸(刘氏刺熨疗法)、川剧、川江号子等是重庆价值珍贵、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外,重庆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人、市级671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5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