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格局演进与文化遗产保护战略

今天,人类社会需要客观评价世界民众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

  • 人类古老文明的延绵传承,是推动全球文化繁荣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是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塑造民族记忆认同的重要因素。

今天,人类社会需要清醒认识人类古老文明传承面临的冲击:

  • 军事战争带来野蛮破坏,古国文明遭遇生死存亡;
  • 全球化浪潮下文化冲突加剧,文化遗产保护道路艰险异常;
  • 自然灾害的不可抗力则从古至今潜藏着威胁。

今天,人类社会需要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人类古老文明,对当代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

  • 多彩,应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 平等,应是民族艺术形态多样的真实面貌;
  • 和谐,应是人类文明兼收并蓄的理想画卷。

1.全球视野: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留住人类共同遗产

1.1 人类古老文明的延绵传承,是推动全球文化繁荣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亚洲、非洲、欧洲及拉丁美洲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璀璨的人类文明。文化底蕴最深厚的首先是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四大文明古国之外,还有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古玛雅等重要的古代文明。

这些古老文明虽然位于不同地域,但均创造了人类早期的国家、城市、文字、金属工具、天文学、医学、数学、哲学、宗教等,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明源头。这些古老文明延绵发展,交往融合,相互辉映,成为促进人类文化繁荣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是人类文明价值的凸显,也成就了闪烁文明之光的伟大国家。

在广袤的地理空间内,人类古老文明孕育了世界上实力最为强盛、文化最为辉煌、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曾经拥有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发达的开明社会。这些文明古国为人类保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以及各种古代艺术品和古籍文献。放眼全球,人类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推动了国际遗产保护的交流合作。对于当下而言,文化遗产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记录和见证,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平等对话、和平共处的纽带和桥梁。

古代亚、非、欧三大洲文明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下独自形成,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就像四颗珍珠散落在北非和欧亚大陆的广阔空间。囿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各文明相互之间无法实现直接交往,甚至相互之间不知对方的存在。但是,历史的发展规律决定各文明古国必然要向外界伸展探索之臂,间接信息传递和文化贸易往来逐渐出现。位于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华文明,始终在不断探索与其他文明进行交往。古代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多层面的交流之路。

1.2 长期以来古国文明的传承和人类遗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军事战争带来的野蛮破坏,经常使古国文明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 古代时期,王朝的更迭和种族冲突所造成的战争是摧毁文明的最大推手,比如苏美尔人最早创造的两河流域文明,最后在战乱中被伊斯兰文明所取代。
  • 近代时期,西方列强发动殖民扩张,美洲印地安人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等土著部落被摧毁,印度国家遭遇分裂,伊斯兰文明饱受压迫,大清帝国任凭宰割。无数古迹遗址、建筑石刻以及文献典籍等文化遗产在战争中被损毁、被掠夺。
  •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劫掠被占领国家的珍贵馆藏文物,摧毁和破坏被占领国家的不可移动文物,给欧洲文明和文化遗产带来了空前的劫难。
  • 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半个世纪中,日本官方、军方和民间在中国领土上开展的所谓文化财产调查以及抗日战争期间对中国文物的大规模劫掠更是罄竹难书。

有感于战争对于人类文明的摧残,国际社会于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签署了《关于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

  • 但是,“冷战”期间先后爆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海牙公约》更多地沦为一纸空文,朝鲜平壤古城内的文物和艺术品遭到联合国军的劫掠,越南顺化古城被轰炸的满目疮痍。
  • 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又相继爆发了海湾战争、波黑内战、科索沃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古国文明更是命运多舛。波黑内战中,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遗迹、伊斯兰教的历史建筑几乎无一幸免。

1999年,国际社会通过《海牙公约》第二协定书,将其所有规则扩展到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并建立专门机构——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强调文化财产在战争和敌对方占领时享受豁免,制订了对破坏文化财产的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并要求各国在和平期间采取防范措施,以确保文化财产不在战争中被损毁。

然而,局部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不仅没能有效阻止,反而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进入21世纪,极端主义的武装冲突和军事战争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破坏最为严重,大批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沦为武装冲突的牺牲品,或遭遇极端组织的文化清洗。在阿富汗,塔利班摧毁了巴米扬建于1 500年前的两座珍贵大佛雕像。在伊拉克,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直战乱不已,文明古迹饱受摧残。在叙利亚,大量文物古迹在战火中受损,6处世界遗产全部被列入濒危名录。

1.3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是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塑造民族记忆认同的重要因素

为更好地研究和保护这些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物,1945年10月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旨在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

  • 194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了《关于两组织之间进行合作的途径和方法》的协定。从此,国际博物馆协会成为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博物馆事业规划的合作者。
  • 1959年,埃及政府计划修建阿斯旺大坝,但大坝工程可能危及尼罗河河谷里的珍贵古迹。于是,埃及和苏丹两国政府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挽救努比亚遗址国际行动”,50多个国家集资4000万美元,成功地保护了这些世界遗产。
  • 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波兰华沙成立,由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专业人士组成。此后成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为世界各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咨询帮助,并积极开展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合作协调工作。

在抢救埃及努比亚古迹的国际行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识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除了年久失修等原因外,更由于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加速变化,使遗产的存在环境日益恶化,经常面临损毁和破坏的威胁,所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挽回。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要求各缔约国要承认确定、保护、保存、展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建立一个国际合作援助体系,组成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制定《世界遗产名录》,接受国际援助申请,设立世界遗产基金。

自1975年《世界遗产公约》生效以来,截至2016年7月,全球共有1031处世界遗产,包括802处文化遗产、197处自然遗产,以及32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1.4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更有效地保护古国文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社会亟须考虑并付诸行动的问题

“多彩,应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平等,应是民族艺术形态多样的真实面貌;和谐,应为人类文明兼收并蓄的理想画卷”,这是我们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多样性普遍宣言》的深情阐释。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道路艰险异常,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威胁一直存在。正如《世界遗产波恩宣言》所提醒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因其自然美、独特性和普遍性而具价值的世界遗产,使它们免于因过度开发、自然灾害、平民骚乱或武装冲突造成的破坏”。因此,我们倡议文明古国率先行动起来,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及全球发展战略等框架内开展交流合作,探索互惠互利的可行性交流路径和合作方案。

文明古国之间可以通过适时举办世界古代文明保护高峰论坛,搭建起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使来自古代文明发祥地各国的博物馆馆长、知名文化学者、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以及政府文化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从保护古国文明的物质文化载体和非物质文化载体入手,深入研讨世界古国文明保护议题,再扩大到整个文化层面,相互深入了解,扩展交流内容,提升交往层次,再逐步提高文明古国间的交往规格,并通过文明古国的和平倡议,发出保护古国文明的共同呼吁。

文明古国之间可以通过举办古国文明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从战略性发展视角,研究和探讨在当今国际环境下,世界文明古国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世界文明发展形势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推动古国文明在当今人类发展中发挥持久作用。

同时加深文明古国之间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加深文明古国相互间的了解与认识,并就国际文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表共同看法,寻求解决之道,在解决文化与文明冲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发出文明古国的共同声音。

文明古国之间可以通过共同举办古国文明联合展览,集中展示各国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使全世界看到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感受到文明古国的文化震撼。

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扩大文明古国间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让世界加深了解文明古国的辉煌文明,了解文明古国的文化状况,了解文明古国的发展诉求,使之成为提升古国文明和文化影响力的一系列重要行动。

2.中国方案: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2.1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开辟了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中心和文化枢纽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以中国长安、洛阳为起点,经中亚向西到达地中海地区、向南延伸至南亚次大陆,分布于横跨欧亚大陆东西长约10000公里、南北宽约3000公里的区域内,是人类历史上交流内容最丰富、交通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于陆上丝绸之路之前。

  • 秦汉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交流往来就已比较频繁;
  • 唐宋时期,从泉州、广州出发的商船经我国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到达了东非和欧洲;
  • 明代,郑和的船队最远更是到达了非洲东南部的一些地区。
  •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政府在18000公里海岸线的重要港口,设立主管外贸的官方机构,使其成为各国使节和客商云集、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期,丝绸之路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和融合提供了通道,并对中西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 汉代通西域,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文明,佛教传入中国,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唐代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丝绸之路开通形成双向交融的文化格局,唐代文化既得以向外广泛传播,同时也从外面得到很大的补充。
  •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欧洲的宗教文化和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武器、地图、建筑、绘画和其他自然科学;同时中国儒学也经此传入欧洲,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2.2 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产物,丝绸之路遗产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丝绸之路对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与对话,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老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正因为丝绸之路独特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和保护。

  •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对话之路》深入探讨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复杂性,并在组织系列丝绸之路科考活动;在此基础上,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提出整体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200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签署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吐鲁番初步行动计划》,确定编制《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概念性文件》。
  • 2008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联合通过了该文件,于2009年共同启动“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系列跨境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并由参与丝绸之路项目申报的所有缔约国代表组成了丝绸之路系列世界遗产申报政府间协调委员会。
  • 2011年,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召开了“丝绸之路”系列跨境申报世界遗产第二次协调委员会会议,确定丝绸之路分2条跨国廊道申遗:一条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跨国申报遗产廊道;另一条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国申报遗产廊道,使“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相关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 2011年,中国政府调整申报世界遗产项目预备清单,组织编写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列入预备清单的申报文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普遍价值和保存状况作出说明。
  • 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跨国线性遗产之一。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是中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标志着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一个新起点,对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分别出访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 201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一带一路”列为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为各国间的人文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一带一路”以连接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古城的线路网络,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宝库,在历史上为世界伟大文明的兴起作出了巨大贡献。

  •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共有近300座历史城镇,沿线各国拥有200余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分布最为密集,这里既有包括雕塑、壁画等各门类的艺术珍品,也有古城、宫殿、陵墓等气势恢宏的建筑遗迹,还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借助传统概念和历史资源,也包含着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内在诉求。

“一带一路”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类型国家、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区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也发源于此并流传至世界各个角落。

  •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经贸合作带动人文交流,必将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为加强国家、民族、宗教间的人文交流和相互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与误解、增强尊重互信、共创人类文明繁荣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3.结语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繁荣世界多元文明,切实维护世界和平,文明古国,乃至全球都应该积极作为,共同形成未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传承古代文明的共同行动纲领。正如《太和宣言》所言:

文明古国中的文化遗产,记录着古国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古国文明特性的表现,是古国文明精神的表述,是古国文明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我们号召,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内,文明古国应该率先交流起来,通过举办文化发展论坛,发出保护古国文明的共同呼吁,形成传承古老文明的和平倡议。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人类创造丰富多彩的文明,它们交往融合,延绵发展,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文化遗迹,构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我们提议,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框架内,文明古国可以率先合作起来,通过举办文物交流展览,迈出传承古国文明的坚定步伐,促成文明古国之间建立起通畅的交流渠道。

古国文明可以承接历史、联结当下、开启未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文明古国应该站在更广阔的时空节点上,认真审视艺术文化在民族国家交往中的独特意涵。我们期待,在全球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内,文明古国能够率先行动起来,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形成传播古国文明的深刻诠释,唤起跨越文明的对话和跨越种族的认同。

为切实推动本宣言的各项内容和目标,我们承诺,将更深入地探索古国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努力寻求互联互通、互学互鉴、互利互惠的繁荣之路。我们承诺,将更深刻地理解文明古国的交流、合作模式及其规律,努力实现文化自信、文化包容和文化复兴的共同梦想。



原标题:世界文明格局演进与文化遗产保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