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翔:做脑智交叉前沿的探路者

照照镜子,36岁的张兆翔发觉自己早生华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诗说的,正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所以,少壮时更应珍惜时间,奋斗进取。”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研究员张兆翔主持并完成多个国家、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在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需求的智能视觉监控,以及面向国民经济需求的智能驾驶两个实际场景中实现落地应用,为建设平安城市、智慧城市作出重要贡献。

不久前,张兆翔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学习标兵”称号。而这样的荣誉和早生的华发更提醒他不能懈怠。“党和国家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科技报国之情须矢志不渝。”

跨出舒适区

现有人工智能在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智能,但其在真实环境中的全局性表现与人类智能相差甚远。那么,如何从大脑系统中寻找和选择支撑性证据或重要发现,将其转化为实用高效的工程计算模型?

张兆翔说,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间。他认为,要突破当前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是关键。然而,对于已在智能视频分析方向耕耘十几年的张兆翔而言,转身投入相对陌生的类脑智能领域,探索明显区别于既有理论体系的新方法,是一次需要魄力的抉择。另辟蹊径,意味着太多不可知。进入新领域,必然经历一段蛰伏期。这其间人工智能在工业界和资本界相当红火,很多同行相继离开学术界,投身工业界,张兆翔也曾收到过千万元年薪的邀约。

这一路上他常常想起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领域知名学者谭铁牛。谭铁牛说过的一句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多。”张兆翔决定要坚持到底。

2018年前后,张兆翔团队开始在认知神经科学启发建模领域取得有影响的成果。而该研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现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探索了“人脑启发”的新路径,突破了当前人工智能环境适应性较差的局限,不再需要大数据标注,进而实现人工智能的自主进化。

同时,张兆翔团队通过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托马索·波吉奥等国内外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合作,在脑结构和脑功能启发的神经网络建模与学习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在科研之路上,青年人才更应该跨出舒适区。”于张兆翔而言,就是坚持做脑智交叉前沿方向的探路者。他还在团队中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带动更多年轻人。该团队承担的“类脑神经网络建模、学习与应用”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增“脑智研究方向”的第一个重点项目,通过模拟和借鉴人脑的神经结构、认知机制和信息处理方式,构建全新的类脑神经网络理论体系。

科技报国情

成为像华罗庚一样的科学家,是张兆翔儿时的梦想。“华罗庚这样的天才,他还自勉‘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毅然回国报效,并全力推广统筹学、优选法等贴近国计民生的实用数学,更让人心生敬佩。”

其科研领路人谭铁牛也有着相似经历:放弃英国终身教职,回到祖国效力。“谭院士这一代的许多科学家,也身体力行启示着我们:科学家不仅要有学术理想,更要有报国情怀,要在祖国的土地上培养人才,贡献自己的科技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白衣天使在前方冲锋陷阵。在后方,张兆翔认为自己积累下来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结合点,理应出一份力。他带领几位工程师远程协作,在一周内全力突破,研发出集监控、考勤、口罩检测、体温检测、态势感知等功能于一体的巡检机器人。在全面复工后,该型巡检机器人迎来了更广泛需求。

科普是张兆翔非常重视的另一项工作内容。“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科普不是浪费时间,而恰恰是我们的本分。”张兆翔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周”“人工智能走进高校”等科普活动,作为学术导师全程参与各次“中国科学院香港青年实习计划”,以促进内地和香港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并与多位香港学生建立了学术联系。

其中一次科普活动让张兆翔深感责任在肩。2018年,他受邀在“首都科技讲堂”中作题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赋能新时代》的科普报告,超过15万人次在线观看。让他不能忘怀的是报告现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和她患有脑瘫的儿子。“可以想见他们两人是怎么克服各种不便来到现场的。他们来找我合影时,老太太问:‘人工智能能不能解决脑瘫问题?’”说到这儿,张兆翔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瞬间,“公众的期待与信任,我们又怎能辜负?”

张兆翔感慨道:“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与践行科学家精神,真正做到不负国家、不负科技、不负自己的青春韶华、不负这样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