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才:“星星”背后的他

创新一号卫星、神舟七号伴随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试验六号卫星……一个个卫星项目被镌刻在中国航天史册上。成立不到18年、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向公众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形象。

这些闪亮的“星星”背后、那些年轻的航天人身后,有一位走南闯北,转战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敢想敢试,勇闯通信、遥感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团队领军人,他就是2021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朱振才。

创新一号,一切从零开始

1997年,34岁的朱振才已经在光电信息技术与器件领域崭露头角,接到通知参加中科院小卫星项目。经过将近一年的反复迭代,研制团队选择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低轨微小通信卫星技术攻关。

国有召,唤必应!从研制光学传感器,转到利用传感器探测数据进行姿态控制,绝非一蹴而就。朱振才几乎从“零”学起,专业书籍读完、公式推导出来,工程怎么干还是毫无头绪。于是,他列了长长的问题单子,逐一上门请教航天专家。

靠着这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儿,朱振才采用新设计理念研发出主动磁控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得到了航天老专家们的认同。

2003年10月21日,净重仅88千克、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颗低轨通信卫星创新一号成功发射。

朱振才自己都不曾想到,这一次“转型”成功后,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不断参研新卫星,开创新领域。

从“神七”到“悟空”不断超越自我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后,飞船返回舱内一颗伴随卫星从轨道舱的顶部释放。以最佳的速度与飞船分离后,伴星拍下了首个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的画面。经过多次变轨,伴星完成了对“神七”飞船留轨舱的绕飞,为日后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奠定了基础。

作为“神七”伴星总设计师的朱振才,敢想敢试。伴星重量只有40千克,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备测控通信、可见光成像、热控、自主导航定位、星务管理等功能。

2015年12月17日,中科院第一批启动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当这颗卫星尚处于论证初期时,业内许多专家认为其质量至少在3吨以上。

暗物质卫星总指挥朱振才告诉记者,“既大又小”的矛盾一开始就困扰着设计师们。“悟空”号装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器能段达到了5GeV~10TeV,高于国际上现有的任何高能粒子探测器,设计有近8万路探测信号通道,质量不能低于1.2吨。

为了给卫星“减负”,研究团队提出了“以有效载荷为中心、以实现科学任务为目标的整星一体化设计”理念,将卫星质量控制在1.9吨以内,仅运载成本就为国家节省了几千万元。“这个数字并非信口开河。”朱振才表示,面对挑战,他们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仅轨道选择与运行模式设计就数易其稿。

计利只计国家利,留名只留集体名。朱振才说,全体团队成员一整年都在紧张的研制、测试和试验中度过,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5+2”“白加黑”是常态,“五一”“十一”假期是奢望;有的带病上阵、有的带孕上阵、有的推延婚期……但是没有人为献身“悟空”号后悔过,它承载着大家的航天梦、科学梦。

“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漫漫铸星之路,一切为了国家。

“悟空”号卫星、量子卫星、SMILE卫星(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EP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太极一号卫星、试验六号卫星、遥感三十号卫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已发射的72颗卫星中,几乎都有朱振才的心血。

为了研究,朱振才总是来得特别早,走得特别晚。他来时停车场空空荡荡,走时停车场寂静无声,习惯把车停在一个固定位置。久而久之,小卫星园区里边有了一个“朱振才专用车位”。

做国家人,担国家事。朱振才一直在追逐着自己的航天强国梦,扎根航天沃土,培养出多名航天新秀。

“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振才表示,要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去登攀更高的科学高峰,去挑战更艰巨的技术难题,航天人永远在强国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