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考日志:本航次的各种“最后一次”将一生难忘

4月1日 星期三 晴 29摄氏度 浪高2级

今天本航次最后一次下潜。我早早起来,围观下潜过程。上午我们抓紧时间总结了这几日的实验数据,又补充了一部分实验。中午以后开始拆实验装置、偏振相机、穆勒显微镜。

下午的科学例会也是本航次最后一次例会。张健老师讲了他下潜的情况。张老师是水下仪器开发专家,他所在课题组是研究冷水珊瑚相关科学课题,所以他的汇报除了介绍仪器工作状态以外,大部分时间展示他拍摄到的珊瑚和采集的样本。

今天的讨论话题集中在一块样本上,它与结壳、基岩、沉积物都不同,简单测试后,专家认为它是含铁量高的碳酸钙,近似冷泉标志。冷泉是陆源有机物被微生物作用后形成的甲烷聚集区,需十万年左右才能形成,比较著名的有“海马冷泉”。

有专家提到,目前地球上生命利用能源有两种形式——一种以光合作用为基础,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会产生氧气;一种以生物化能作用为基础,以甲烷、硫化氢、铵氮转化为高价的碳、硫、氮,不产氧。我有点疑问,冷泉的有机质来源于陆源的光合作用,而它产生的甲烷又为化能作用提供了基础,那冷泉是否为两种机制的交汇处?

有专家分享了他在热液区观察到的现象——管状蠕虫以热液区化能细菌产生能量为基础生存,但它的血液里需要氧气,所以它一般生活在热液与海水交界的地方,热液也是两种生命利用能源方式的交汇处。教科书上一般会讲,早期氧来源于蓝藻的光合作用。然而,蓝藻需要的氧又从哪来?必然要有自然力量产生部分氧气。目前有研究认为,每次冰期结束时,海洋里会有大量氧气,它们可能来源于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过氧化氢。有专家提出,玄武岩的分布很广,里面低价态的铁锰元素会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最后一次例会的会议时间比往日都长。

今天的重要活动是与潜器合影。下午5点的时候,大家都等不及了,聚集在后甲板。一如往常,潜器准时回收,停在后甲板上,刘老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出舱。

首先是大合影,像我们这些“新潜”都努力站在自认为与潜器合照最好的位置,而那些“老潜”都大度地站在外围。轻松、和谐、有礼貌,很棒的全家福!

随后是各个单位与潜器的合影,我和马老师拿着“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旗帜与潜器照了合影,完美!

最后是潜航员们合影,他们每天驾驶、维护潜器,是最懂潜器的人,也是科学家们最倚重的人。等他们照完后,不让他们走,又来一轮科学家们与潜航员合影。

这个时刻必将是一生中难忘的纪念!

晚上,靠港前最后的晚餐,照例吃火锅。很多人说,这是两个多月来第一次吃火锅,没想到会在船上。丁老师给首次下潜的新人颁发下潜证书,马老师是“深海勇士”的第99名下潜新人,我是第103名下潜新人。领到证书时我热泪盈眶。之后,颁发各种表彰奖项,每个获奖人员都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最后是抽奖,奖品是“探索一号”和“深海勇士”相关的纪念品。大奖是定制的潜器模型,人人都想得到它,获奖者居然是丁老师!他把模型赠送给了潜器部门,潜航员们又抽了一次奖,最后苏老师获得奖品。奖品价值可能有限,但它们的纪念意义更被看重。(文中的“我们”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马辉老师和廖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