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跨越世纪的唱响

2021年,电影《东方红》4K/48帧的数字修复版推出,并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公开放映。电影《东方红》是在音乐舞蹈史诗基础上改编拍摄的,这部半个多世纪前的电影在当年一经推出,就引起全国轰动,至今看来依然让人激情澎湃。

富有中国气派的音乐舞蹈剧

《东方红》以豪迈的革命气质和雄阔的歌舞艺术展现了1921年到1949年间‍‍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有历史的悲壮,也有诗歌的浪漫,‍‍带给人终身难忘的视觉体验。全篇共分为8个章节,按照历史进程所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编排,以史诗架构将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诗歌、音乐、舞蹈的形式串联,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事革命和战争的伟大壮举。

歌舞史诗在音乐《东方红》的奏唱中拉开序幕。‍‍影片的第一幕在《葵花舞》“葵花向阳、人心向党”的欢悦群舞中展开,近百名舞者以优美抒情的舞姿,演绎了新中国博大的开国气势。‍‍接下来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从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燎原星火,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游击队的抗日战斗再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进军等。‍‍新中国诞生前的历史情景以壮丽歌舞磅礴涌现,体现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推动革命的英雄气概。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篇章,‍‍则通过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歌舞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舞蹈风格上,《东方红》综合采用了我国人民喜爱的载歌载舞的形式,‍‍全片由30多首革命歌曲和20多支舞蹈组成,包括5个大合唱、7个表演唱,还穿插了18段朗诵。作品以严谨的结构,根据主题的发展穿插了新编的歌曲以及各个时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和舞蹈曲目,唱出了人民心中的时代最强音。‍‍

艺术创作‍‍需要有创新精神。编导根据毛泽东的诗词谱曲,创作了三首新曲,以概括革命阶段性的胜利,并重点书写了党的诞生、秋收起义、遵义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其中讲述共产党在中国诞生的歌曲《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展现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对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则颇具新意地通过舞台上下的光影互动,使背景幻灯上的“火龙”活灵活现地游动,并与台上‍‍演员的表演融为一体,形象地展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境。“‍‍遵义会议”更是将会议以歌舞的样式演绎,实现了艺术创新。‍‍此外,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雪山草地”一场舞蹈,虽是根据已有歌舞改编,‍‍但‍‍编导采用演员扛着红旗连番打转的形式表现出“红旗漫卷西风”的意境,‍‍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艰苦,更体现出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革命精神。

除了勇于创新的艺术素养,编创团队接受了党中央以“中国气派”作为创作风格的指引。作为以艺术形式将革命史实呈现于舞台之上的壮丽史诗,要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因此,音乐舞蹈剧《东方红》不光采用了大量中国民间歌舞,‍‍比如陕北民歌《东方红》、湖南民歌《秋收起义歌》、江西民歌《双双草鞋送红军》、‍‍河北民歌《解放区的天》等;歌舞的多处细节亦根据凸显民族特色的原则进行修改,比如表达中国人民在旧社会“三座大山”压迫下的苦难生活的歌舞,从原管弦乐演奏改为用民乐“双管”吹奏的《江河水》,将中华民族的苦痛与悲愤淋漓展现。整台演出也实现了‍‍民乐团和西洋乐团,中国传统戏剧、民间秧歌舞和芭蕾舞动作等的有机融合,且富有浓重的民族气韵。

从舞台艺术到银幕创作

1964年10月2日,《东方红》正式上演,此后接连上演了十多次,盛况空前。‍‍10月16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东方红》的主创人员。‍‍当晚,周恩来召集《东方红》的相关主创人员,商议将《东方红》拍成电影。

‍‍从舞台走向银幕,电影《东方红》实现了力争完美的艺术再创造。原歌舞剧共有八场,电影只保留了前六场,其时毛泽东指示电影可以第一部拍到新中国为止,表现社会主义的内容可另编排第二部‍‍于国庆20周年上映。

根据史料可知,从舞台到银幕的‍‍《东方红》不光在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内容上也有着众多变化,其细节更丰富完善了。‍‍它不是对舞台艺术的简单复制,而是一次影视艺术的重新创造。电影的开场介绍了节目将启、观众进场,并通过观众手中的“介绍册”巧妙过渡到正式的歌舞篇章。‍‍在影片镜头语言上,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广角镜头,全局地呈现舞台乐坛‍‍指挥两侧的合唱团,将‍‍舞台全景和前排观众纳入视野,呈现舞台上群众演员的造型及其集体亮相,‍‍营造出壮阔热闹的气氛。‍‍摄影机也突破舞台的局限,近距离跟随舞蹈演员进行机位和景别的变化,‍‍突出主要演员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编导既没有脱离舞台,又大胆创新,气韵流动、情景交融,‍‍这也为此后舞台艺术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成功经验。

作为一个集体创作、集体演出的艺术成果,《东方红》这部新中国歌舞剧的史诗典范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风格。‍‍在电影的第一场至第五场中,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记忆,其中典范如李光羲演唱的《松花江上》,将歌唱“爹娘”的歌词改为歌唱“同胞”,从“小家”提升到对国家的情感,实现了共同体美学的提升。‍‍在电影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开场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各族人民在舞台上汇聚一堂,虽然他们各自的民族装束不同,‍‍但在舞蹈形态上呈现出统一的群体形态。继群舞之后,‍‍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歌舞依次登场,‍他们呈现了全片最为多样化也最富观赏力的歌舞场景。

影片结尾处,气势恢宏的《国际歌》奏响,镜头从舞台上汇聚的多民族演员转向了人民大会堂里上万群众一同歌唱《国际歌》的宏阔场景;伴随着雄壮的音乐,在多角度环视人群共同歌唱的群像后,镜头缓缓上扬,最终定格于天花板上闪耀的红星。《东方红》通过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载歌载舞的样式,配以宏大壮阔的表演场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观众对于审美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认同。

1965年10月上映的电影《东方红》为新中国电影艺术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今日,《东方红》的影响力已远超艺术领域,成为了‍‍中华民族难以忘怀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成为一代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精神情感记忆。

(作者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原标题:《东方红》:跨越世纪的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