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一流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材料研究领域坚守了30多年,身先士卒,为我国钢铁行业不断做大做强呕心沥血,并率领团队展开我国新材料的前瞻性战略研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为新材料的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对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先进材料产业的集聚区,也是先进材料应用的集聚区,同时在先进材料领域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身为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首任院长,干勇希望打造一个区域性的新材料“硅谷”。
“钢铁冶金是我的本行”
1965年,干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在那里完成了本科的学习。1979年,干勇考取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炼钢专业攻读硕士,期间在导师徐匡迪院士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1983年干勇考入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钢铁冶金专业继续攻读博士,1987年成为当时国内第一批钢铁冶金专业毕业的博士生。1988年,干勇进入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钢铁冶金领域研究,开启“科研筑梦 祖国腾飞”之路。三十多年来,干勇一直从事冶金、新材料及现代钢铁流程技术研究,他笑称:“钢铁冶金是我的本行。”
“新材料是制造业的‘底盘技术’”
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在干勇看来,新材料是制造业的“底盘技术”,支撑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都离不开新一代材料或者先进材料的支撑。”干勇表示,新材料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工程。”
随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中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对新材料的需求巨大。但在干勇看来,虽然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但依然存在支撑保障能力较弱、引领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材料强国”之路任重道远。
干勇举例,我国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新型信息技术高端材料,“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得知,到2030年,大尺寸的硅片每年需求达40亿平方英寸,第三代半导体等先进半导体抛光片需求达7.5亿片,三代半导体的材料外延芯片又需要将近6亿平方英寸,但这些高端和大规格的新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这迫切需要增强新材料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2017年2月28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干勇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三年多来,他召集国内各个领域的材料专家,制定各个领域的材料发展方案,开展新材料战略研究;领衔开展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编制工作,在全国各地协助成立了一系列新材料评价平台、数据平台、资源平台、设施平台和研发生产应用平台。
“让我国在新材料核心技术上掌握‘卡脖子’技术,这是我们身为科研人员的使命。”干勇说。
“打造区域新材料‘硅谷’”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最强的先进材料产业基地,对先进材料产业的需求旺盛,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态势。
“长三角地区有基础、有责任和担当来完成中高端技术和中高端材料应用全面突破的历史性任务。”干勇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带领团队认真研讨,科学确定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围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水平团队构建、重点创新研发方向和任务、需突破的关键“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制订了实施规划,并聘请组建了相应的院士咨询顾问团队,提出要在中短期之内形成基础建设能力,做出全国领先的成果,以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为目标。
目前,在干勇的领导下,研究院建设全面展开,分析测试平台一期建设完成,已投入运行;先进材料工业大数据平台已启动建设;全尺度材料表征技术、单晶高温合金、变形高温合金已进入应用技术研发阶段;先进辊压成型和喷射成形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应用成套技术突破阶段。研究院将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吸纳聚集一批发挥塔尖效应的科技人才,形成2000人以上的研发队伍和产业人才;参与一批材料研发主导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攻克一批材料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先进材料的多个领域形成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满足新材料产业重大创新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