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科学经典 弘扬科学精神——从“581”到“651”科学院搞卫星十年摘记

“诵读科学经典,弘扬科学精神”——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支撑第三党支部的宋钦泽。今天,我想要与大家分享的片段出自吴智诚先生的《从“581”到“651”——科学院搞卫星十年摘记》一文,发表于《定格在记忆中的光辉70年:献给中国科学院70周年华诞》一书第一卷第45页,由科学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

红色卫星上太空,宇宙响彻东方红。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传输回来的乐曲响彻在千家万户的收音机中,萦绕在亿万中国人的耳畔,成为一种永远的记忆。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距离地面数百公里的地球轨道上,顺利通过了太空极端环境的考验,完成了赋予给它的各项科学试验任务。

今天,请大家跟随我的分享,重温我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的那段光辉岁月。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一点卫星。”中央决定组建专门的设计研究机构,拨出专款,代号为“581”任务。八大二次会后,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把搞卫星列为1958年的一项重大任务,成立了科学院581组,职责是拟制卫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业务协调。

581组经常召集会议,研究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根据各自的专长,提出一些技术难点以及国内外可能有的解决途径。说干就干,组织各单位的科技人员、工人用一个多月就做出了两个探空火箭箭头模型。10月5日至11月9日,中科院举办了自然科学成果展览会,在保密馆展出了这两个箭头模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央决定拨款支持,不仅可购置仪器设备、材料,也可用于基本建设,这样就大大增强了科研实力,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科研基础。

当时对如何搞卫星,(我们在)技术上毫无经验。恰逢中苏双方科学院有专家交流访问计划,由赵九章任团长、卫一清任副团长带队前去进行交流学习。代表团抓紧时间参观了苏联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回国后认真总结,认识到搞卫星应立足国内、自力更生,要靠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较高的科技水平,靠外援是不可能的。我国空间探测事业要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

1959年至1965年,我国共发射试验了20多发T7、T7A火箭;取得了60公里以下的气象数据;进行过电离层、生物等项目试验;建成能进行高低频振动、冲击和离心试验的力学环境模拟实验室;建成了大型地面环境模拟设备,可对探空火箭箭头和整个卫星进行试验,其中2米超高真空太空模拟器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这些都为卫星研制打下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1964年10月,赵九章应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邀请去酒泉发射基地访问,主要是参观东风2号火箭发射试验和基地的地面跟踪接收设备,还与火箭研制人员和基地技术人员座谈。这次基地回来,赵九章认为导弹研制进展这么快出乎意料。再过四五年,100公斤左右的卫星运载工具是有可能研制出来的,卫星研制也是有把握完成的。随即,他决定向中央写报告,要讲清楚发射卫星的目的、意义和已具有的技术基础和现实可能性。

1965年初,根据周总理批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抓紧调查研究,多次座谈征求意见。其中一次会议上,赵九章发言,在介绍苏联、美国已发射卫星的情况后,着重谈了我国发射卫星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还谈到了我国目前已具备的条件,估计在国庆二十周年,最迟1970年发射一颗重约100公斤卫星是可能的。

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报告后,中科院立即行动起来。要求于1965年6月10日前拿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方案设想和卫星系列规划设想,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应在1970年发射,卫星系列规划先考虑到1975年。

在10天内,要完成这样两件大事是相当紧张的。由赵九章、钱骥领导的研究实体,从1958年10月以来六年的预研准备,又有各有关研究所的紧密配合,因此工作进展很快。相关人员日夜工作,10天如期拿出了规划设想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初步方案。为便于汇报,将卫星方案归纳成三张图一张表。提出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一号”,为1米直径的近球形72面体。

7月1日,《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最终完成。这个“规划方案建议”共分五部分:一是发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二是十年奋斗目标和发展步骤;三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卫星方案;四是关于卫星轨道的选择和地面观测网的建立问题;五是重要建议及措施。

经历了数年的艰苦研制,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1965年,中央专委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在197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10月20日至11月3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651会议。

为使全世界都能听到我国人造卫星的声音,何正华建议播送《东方红》乐音以代替卫星的无线电呼号,并与遥测信号时分串行播送。

会议开得很紧张,晚上加班查资料和计算,在深入细致讨论基础上集思广益,最后提出的目标是1970年发射;总的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东方红一号”的命名、卫星结构外形、主要指标以及播送《东方红》乐音等都得到了大会肯定。

闭幕会议上,罗舜初到会讲话:“从今年(即1965年)4月份以来,经过半年的准备,又经过这次方案论证会议,使我们逐步对各项技术方案的认识深刻了,对开展人造卫星的工作初步摸清了底,所以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来考虑方案的先进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卫星上天一事我们要周密部署,争取一次成功。”

以上是吴先生文章的片段。

建国初期,科技工作者们克服物资短缺和技术空白,积极投身报国实践,改造仓库、厕所搞科研,用计算尺、三角板当画图工具,经过无数次的计算与论证,以相对美、苏、法等大国较短的研制时间和较低的研究投入完成目标,在短短十年间,实现了我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的突破。这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也是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今年正值“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周年(截至原文发稿时)。数十年来,先辈科学家的薪火相传,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科技发展风暴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抓总实施的各项科技任务取得重要进展,走到了世界前列,先导一期专项部署的“悟空”“墨子”和“慧眼”等科学卫星持续产出宇宙线质子能谱精确测量等重大科学成果,先导二期部署的多颗卫星工程研制正在有序推进。一个个磅礴科技工程,正托举起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身处这一历史阶段,正在参与并终将见证这一切的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今天,我们铭记这一段科技史诗,时代的接力棒已传递到你我手中。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新生力量,我更要勇于承担型号任务中的技术难题,博学慎思、攻坚克难;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试验,明辨笃行完成目标。我将传承发扬践行科学家精神,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朗诵文摘编自《从“581”到“651”——学院搞卫星十年摘记》,原文作者:吴智诚,朗诵人:宋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