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局)磨万铁路第Ⅵ标项目经理部第一分部项目经理徐州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作为中铁二局唯一的海外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徐州曾参与建设京津城际、广珠城际、钦北铁路、亚吉铁路、中老铁路等重点工程和“一带一路”区域典范工程,先后荣获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第十六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7年5月,徐州飞赴老挝,投身中老铁路建设。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区域典范工程,也是老挝的“一号工程”。徐州参与建设的标段距离老挝的首都万象只有30公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关注的标段。
2018年7月,距离中老铁路570公里的阿速坡省水电站,发生溃坝,6000余人受灾。徐州闻讯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援队,奔赴灾区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仅用45天时间,他们就架起一座永久桥梁,打通了连接灾区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展现了中国担当。徐州所在的项目部被授予老挝最高荣誉——老挝国家发展勋章和总理嘉奖令。
为充分展示中国铁路建设的综合实力,擦亮“中国名片”,徐州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老挝人民眼中的“不可能”。
12天建成钢筋加工厂、20天建成中老铁路展示馆和安全体验馆、1个月打造出楠科内河特大桥和万象北站两个标准化施工示范段(共计2.7公里)……刷新了中国铁路的建设速度。
把火山岩“变废为宝”
2012年,徐州告别亲人,参与建设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埃塞俄比亚)吉(吉布提)铁路。
该工程地处埃塞俄比亚热带高原,该地地层以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岩、次生岩土为主。刚到此地,徐州就遇到了路基填筑原材料匮乏的难题。
项目建设刚起步,就陷入僵局。面对困难,作为技术负责人,徐州牵头组建创新工作室,成立了关于运用火山岩的课题攻关小组,因地制宜地寻求改良方法。
徐州带领工作室成员,每天徒步十几公里,翻过大冲沟,“斗”过非洲鬣狗,经过上千次的配比实验,成功将火山岩“变废为宝”,不仅成功解决了填料匮乏的难题,为工程建设节省了1600多万元的巨额成本,还为埃塞俄比亚找到了一种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施工材料,为当地未来的建设发展拓展了资源。
项目推进关乎国家形象
在徐州看来,与在国内工作相比,在海外工作最大的不同,是自身言行以及项目推进情况,都关乎国家形象。
在中老铁路施工人员中,当地雇员占比高达80%。为提升老挝当地员工技术水平,徐州主动带领技术团队成员,向当地雇员传授中国技术,让当地人民感受到中老铁路建设带来的福祉。
同时,他还利用福建茶、大叶草、龙船花等植物,对中老铁路沿线进行绿化,将铁路建设融入了当地生态环境建设。
因为所处行业特殊,徐州和妻子的爱情长跑,足足跑了8年,并两度推迟婚期。
即便是在妻子要临盆时,徐州也不得不怀着巨大的愧疚与不舍,登上飞往埃塞俄比亚的航班。女儿出生了,因为信号不好,远在异国他乡的徐州几经努力,才断断续续地在电话里听到了女儿的哭声。女儿一岁多了,他都没能抱抱。7年时间,参与两个海外项目,徐州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
未来,徐州希望能有机会带领技术团队成员,去往其他国家,让世界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工程师书写的华章。(科技日报记者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