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1公刘2,匪3居匪康4。乃埸5乃疆,乃积6乃仓7。乃裹糇粮8,于橐9于囊10。思11辑12用光13,弓矢斯14张15。干戈16戚扬17,爰18方19启行20。
笃公刘,于21胥22斯23原24。既庶既繁,既顺25乃宣26,而无永叹。陟则在巘27,复降在原。何以舟28之?维29玉及瑶30,鞞31琫32容刀33。
笃公刘,逝34彼百泉35,瞻彼溥36原。乃陟南冈,乃觏37于京38。京师39之野,于时40处处41,于时庐旅42。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43。跄跄44济济45,俾46筵47俾几。既登乃依48,乃造49其曹50。执51豕于牢52,酌53之用匏54。食之饮之,君55之宗56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57,既景58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59, 度60其隰原61,彻田62为粮。度其夕阳63,豳居允64荒65。
笃公刘,于豳斯馆66。涉渭67为乱68,取厉69取锻70。止71基72乃理73,爰74众75爰有76。夹77其皇涧78,溯79其过涧80。止旅81乃密,芮82鞫之83即84。
注释:
1 笃:忠实厚道。
2 公刘:周族首领,后稷的后代。公为爵,刘为名。
3 匪:同“非”,不。
4 康:安乐。
5 埸(yì):田界。
6 积:露天堆放粮食的地方,亦称庾。
7 仓:仓库。
8 糇(hóu)粮:干粮。
9 橐(tuó):没底的口袋,装物后结扎两头。
10 囊:有底的口袋。
11 思:发语词。
12 辑:和睦团结。
13 用光:以为光荣。
14 斯:语助词。
15 张:张开。此指拉弓。
16 干戈:盾牌与戈矛。
17 戚扬:斧钺,小斧大斧。
18 爰:于是。
19 方:开始。
20 启行:动身,出发。
21 于:在。
22 胥:视察。
23 斯:此,这。
24 原:指豳地的原野。
25 顺:民心顺畅。
26 宣:舒畅。
27 巘(yǎn):小山。
28 舟:通“周”,环绕。
29 维:是。
30 瑶:似玉的美石。
31 鞞(bǐng):刀鞘。
32 琫(běng):刀鞘上的玉饰。
33 容刀:佩刀。
34 逝:往。
35 百泉:指泉水多的地方。一说为地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36 溥(pǔ):广大。
37 觏:看见。
38 京:豳的地名。
39 京师:京邑。后世专指帝王所住的都城。
40 于时:于是。
41 处处:止息,居住。
42 庐旅:寄居。
43 依:凭依。
44 跄跄(qiāng):步伐快疾有节奏的样子。
45 济济:多而整齐的样子。
46 俾:使。
47 筵:竹席。
48 依:凭依小几。
49 造:告诉,告祭。
50 曹:“褿”之假借,祭猪神。
51 执:捉。
52 牢:猪圈。
53 酌:舀取。
54 匏(páo):葫芦。此指葫芦制的酒器。
55 君:为京地君主。
56 宗:为宗族之长。
57 既溥既长:指在京地土地开拓又广又长。既,已。溥,广大。
58 景:日影。这里指测日影定方向。
59 单:轮番更休。这里指成立三军,而每次用其一军,更番相代。
60 度:测量。
61 隰原:低平之地。
62 彻田:开垦荒地。
63 夕阳:指山的西面。
64 允:确实,实在。
65 荒:广大。
66 馆:建筑馆舍。此处作动词用。
67 渭:渭水。
68 乱:横流而渡。
69 厉:同“砺”,磨刀石。
70 锻:冶炼金属的材料。
71 止:既。
72 基:地基。
73 理:治理。
74 爰:于是。
75 众:人口众多。
76 有:富有。
77 夹:夹岸而居。
78 皇涧:豳地涧名。
79 溯:面向。
80 过涧:涧名。
81 旅:寄居。
82 芮:《毛传》:“芮,水厓也。”《郑笺》:“芮之言内也。水之内曰隩,水之外曰鞫(jū)。公刘居豳既安,军旅之役止,士卒乃安,亦就涧水之内外而居,修田事也。”
83 之:这,指芮水尽头。
84 即:往就。
赏析:
这是记录周人祖先公刘带领周民从邰迁豳的一首长篇史诗。诗中生动地记录了迁移的全过程:迁徙前的准备,迁徙后选址测量,训练军队,发展农业,举行祭祀,扩建京城等等。歌颂了公刘的勤劳和智慧,塑造了一位受民拥护的民族英雄形象。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用散文形式概括了诗的内容,他说:“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毛诗序》说:“《公刘》,召康公戒成王也。成王将涖政,戒以民事。美公刘之厚于民,而献是诗也。”《郑笺》:“公刘者,后稷之子孙也。夏之始衰,见迫逐,迁于豳而有居民之道。成王始幼少,周公居摄政,反归之。成王将涖政,召公与周公相成王,为左右。召公惧成王尚幼稚,不留意于治民之事,故作诗美公刘以深戒之。”《毛序》认为此诗作者是召公,方玉润则持异议,他说:“《序》以此为召康公作者,盖因《七月》既属之周公,则此诗不能不属诸召公矣。其有心附会周、召处,明白显然。”方氏认为这是牵强附会之说。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首诗是西周后期的作品。
(王秀梅 译注)
(南开大学文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