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

秋禾春麦2陇相连,绿到晶河3路几千。

三十四屯如绣错4,何劳转粟上青天。

注释:

1 纪晓岚因“瞻顾亲情”泄密获罪而被谪戍新疆,经历时近半年的艰苦跋涉,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到达乌鲁木齐。在新疆生活两年多,纪晓岚写了很多诗。后来,在东归途中,他整理出《乌鲁木齐杂诗》160首,并详加注解。这160首《乌鲁木齐杂诗》,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新疆很有价值。

2 秋禾:秋熟的谷物。典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春麦:春季播种的麦子。唐司空图《书怀》诗:“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峰晴。”

3 晶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支脉婆罗科努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今精河县。

4 绣错:色彩错杂如绣。

赏析:

纪晓岚一生留下千余首诗篇,而《乌鲁木齐杂诗》与他的其他诗作不同。关于《乌鲁木齐杂诗》的写作目的,纪晓岚在自序中说得很清楚,不仅追述风土,兼叙旧游,而且要以诗来显示清朝“一统之极盛”,以诗向后人展示一幅清朝前期乌鲁木齐地区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的历史画卷。从《乌鲁木齐杂诗》中,不仅未见纪晓岚因充军发配遭遇而显得沮丧、抑郁、愁苦,反而有盎然洒脱之趣,使他的创作视野转向了讴歌祖国辽阔壮丽的边疆自然风光及当地下层社会风情。这首诗即描画了西域军屯农耕的图景:从乌鲁木齐到晶河屯营相连,田陇成片葱郁,好似织锦错落一样,各种各样的农作物都在茁壮成长。当时交通条件差,从内地往乌鲁木齐运粮,就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军队屯田带来了边疆丰收,因此免去了从内地转运粮食之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