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船试验船在轨开展空间试验成果丰

在太空建造一套“高速局域网”,完成人类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轨飞行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搭载的两款科学载荷完成在轨试验验证,分别是五院502所打造的“时间触发以太网星载原型系统”和529厂研制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

“高速局域网”打造智能航天器信息体系

“时间触发以太网星载原型系统”试验任务,是指科研人员此次在试验船上搭建的一个高速局域网,将各个系统联通了起来,依靠这个网络,未来的航天员将在“太空之家”中享受智能家居一样的服务。

试验船在轨飞行期间,“时间触发以太网系统”完成了时钟同步、多源数据采样、高清图像传输等功能验证,实现了系统间数据的高速传输。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该技术的空间试验,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具有核心技术能力。

502所信息网络搭载系统主任设计师蔺玥介绍,此次试验验证结果满足任务预期指标,从速率上看已经达到千兆网水平,相对于传统数据总线性能提升了1000倍。

“时间触发以太网系统”在未来将主要用于大型复杂航天器中,相当于建立了一套高速局域网。如果在空间站当中使用这套高速局域网,只需一个平板电脑就可以控制所有的家电,从而形成类似智能家居的智能航天器信息体系。

到时候航天员只带一个平板电脑上去,就可以对整个飞船上所有的设备进行一体化的控制,将极大减轻人员和系统设计压力。

“太空3D打印”让空间在轨制造不是梦

新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已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学实验目标。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当前国内外航天器结构的主要材料。此次实验是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人类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工作全流程实现了无人照料、全程监控、自主控制。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负责人祁俊峰介绍,这次打印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蜂窝结构(代表航天器轻量化结构),另外一个是航天科技集团CASC标志。

据了解,开展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技术研究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发展空间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注:图片分别为蜂窝结构、航天科技集团CASC标志的太空3D打印样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