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峰,科大讯飞董事长,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1日,刘庆峰在公司内部迅速动员,成立了抗疫领导小组。他坚守“疫”线,一方面组织科研人员加紧攻关,研发出相关医疗辅助抗疫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各方,先后投入捐赠抗疫物资和人工智能产品价值超过3700万元人民币。
“战疫情,我们责无旁贷”
疫情暴发之初,正值春节,国内医疗物资缺乏,国外相关医疗物资进口也很困难。大年三十,刘庆峰开始组织一线协调物资运输,大年初一,将公司采购部和国际部员工派往全球各地采购物资。在他的协调调度下,来自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的N95-1860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重要医疗物资,通过各种途径运回国内,第一时间捐赠给武汉中南医院等医院,解了燃眉之急。
疫情初期,特别是一线影像科医生需要对确诊患者、疑似及发热门诊患者的胸部CT进行快速准确地判读,然而,当时一线医生阅片任务重、时间紧,心理压力大。“当时,因为咽拭子置放位置等原因,核酸检测出的结果出现一定的不准确,如何进一步交叉检验,CT的结果就显得非常重要。”当时疫情严重,情况紧急,大年三十凌晨,刘庆峰与中科大校长包信和商定,立刻研发一款辅助医生快速诊断CT的智能系统。
为了采集临床一线数据,特别是那些危重病人的相关数据,在“中科院科技攻关指挥部”协调下,科研人员穿上隔离服,冒险进入救治医院红区重症病房。三天后,一款名叫“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的产品部署落地应用,赋能基层医疗,3秒可完成一例患者的新冠肺炎辅助诊断,为医生提供准确、高效的辅助诊断参考。
疫情期间,刘庆峰还带领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冠肺炎康复智能护航系统”、“智慧空中课堂”、“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皖事通”等手机客户端都派上大用场,并通过数据迭代与算法优化保证系统加速升级,助力抗疫。仅“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就协助武汉完成了近500万人次的排查,协助全国30个省份排查发热病人和需要隔离需要观察的病人以及重点社区人员5000余万人次。
“战疫情,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积极投入抗疫战,践行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我作为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刘庆峰说。
“让人工智能引领‘新基建’”
正如2003年“非典”催熟了电商平台,新冠肺炎疫情也正在催生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倒逼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这些都将加快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
“在疫情防控期间,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在线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将会延续下去,形成对新基建的强烈需求。”刘庆峰认为,后疫情时代,将极大催生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新基建、新经济将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
有经济学家指出,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新旧动能”转换则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核心着力点。“加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有助于对冲疫情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稳经济、稳增长,满足数字经济的需求,”刘庆峰告诉记者,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助力产业发展,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次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在线办公”等需求陡增。刘庆峰提出的以智慧空中课堂(线上直播课)为核心的“停课不停学”方案,已先后为湖北等21个省6500 余所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和服务,累计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并在疫情期间向社会免费提供。
在刘庆峰看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健康码、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等各种高效管理和便民服务,已经同水和电一样,成了城市“基础设施”。
“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人工智能发展一定要以解决社会刚需为出发点,这也将是人工智能与此前互联网产业浪潮的最大不同。”刘庆峰通过分析公司旗下多款产品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数据后,认为人工智能红利兑现期已经到来。
2019年全国两会上,刘庆峰曾建议加快确立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资方向。“今天,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作为连任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一直关注和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科技创新。
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刘庆峰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他将继续关注和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在新基建中的“引领”作用,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同大数据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智能化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