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为何能用于疫情防控全程?驰援武汉的中医专家孟捷这么说

孟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任北京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2011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学习一年。入选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参加和负责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3篇。2020年,参加国家第二批中医医疗队赴湖北武汉抗疫一线,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4月24日下午,随着最后一例重症患者新冠肺炎治愈,武汉重症病例实现了清零。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已成为疫情中医疗救治的一个鲜明特点。中医药有哪些特色救治方案?对于急性传染病,中医是如何理解并施治的?近日,新华网“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系列访谈连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成员孟捷,分享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相关抗疫经验。

中医治疗贯穿新冠肺炎治疗全程

新华网:您在1月27日奔赴武汉,在支援武汉的过程中主要承担哪些工作?您和团队取得了哪些成果?

孟捷:我所在的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对口支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是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我们接管了一个病区,主要负责呼吸六病区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在诊治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3例,其中重型80例,危重型7例(有创机械通气5人),中医参与治疗100%,其中重型、危重型总有效率91.95%。我们收治的患者重症比较多,很多是从其他医院转入,或者方舱医院患者病情加重而转来,从最后统计表明中医药对于新冠肺炎的重症、危重症取得了良好效果。

新华网:针对武汉的患者,制定了哪些中医药特色救治方案?采用了哪些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孟捷:我们采取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西医治疗方案参照诊疗指南,基础治疗是氧疗,采用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对于危重症使用机械通气。对于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要做好监测,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水平。

由于我们接受的患者多数是从外院转来,或者已经发病一周左右从门诊确诊收入,从中医而言已经发生“变证”,这时候要“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中医治疗采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案,基本是两天调整一次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是治疗“患病的人”,而不是只盯着“人患的病”。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会用不同表现,比如肥胖、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患新冠肺炎更容易出现危重症,死亡率也更高;我们也见到一部分患者没有典型的发热,呼吸道咳嗽症状,而表现为腹泻,食欲下降,胸闷气短;随着病毒传播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黄帝内经》就提出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我们采取一人一方案,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调整处方和其中药物的剂量。

中医的治疗还体现在贯穿疾病治疗全程。在新冠肺炎恢复期,一些患者病毒核酸已经转阴后,仍然存在临床症状,例如气虚气短乏力,心慌心悸;阴虚出现口干舌燥;气虚湿邪留恋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还有一些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失眠,从现代医学而言患者已经治愈,但中医从辨证论治出发,只要“证”存在依然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

新华网:您在武汉奋斗了两个多月,让您觉得最艰难的、最开心的和最难忘的时刻,分别是什么?

孟捷:最艰难的时候是在1月底刚抵达武汉进入隔离病房,大批患者入院,而当时防护设备和物资相对不足,每天听到确诊数字的快速增长,同时还有很多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

最开心的时候是患者主动告诉我们服用中药症状缓解明显,患者主动要求继续开药,出院时要求带中药出院,还有第一批患者核酸转阴痊愈出院,医护人员欢送患者出院。

最难忘的是即将离开武汉的时候,我们在驻地对面的空地上合影,周边高楼的居民打开窗户,高喊“谢谢你们”,我们每天经过那片小区,路上是十分安静的,从没想到里面住着那么多人,我们全体队员手挽手一起鞠躬,感谢武汉人民,疫情快速被控制离不开武汉人民的支持。

中医面对突发传染病能发挥有效作用

新华网:“中医是慢郎中”是很多人的观念,在这次抗疫中,让人们看到了中医药救治突发传染病的能力。中医为什么在面对这种未知、突发的传染病时能发挥有效作用呢?

孟捷:中国历史上大的疫病流行有300多次,中医学的几次飞跃发展也都是和与急性传染病的的斗争分不开。东汉末年瘟疫流行,医圣张仲景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防治瘟疫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学说;金元时期疫病流行,李东垣创立补土派;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明清医家的一些经典名方仍然在发挥作用。

历次瘟疫可能都有不同的致病病原体,但中医治疗疫病不单纯是针对病原体,而是调节机体对于病原体的反应:治疗新冠肺炎的连花清瘟一方面是抗病毒,另一方面是减轻炎症反应;血必净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并没有传统意义的清热解毒药物,它的机制是减轻各种炎症介质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新华网:近日,一批核酸检测长期不能转阴的患者成为关注热点,中医如何看待和应对这样的患者?

孟捷: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念,虽然没有呼吸道症状,但还应观察是否还有其他症状,从中医角度如果患者有“证”可辨,还是可以使用中药治疗的。另外,中医认为人有体质不同,除了一部分平和型体质,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对于这些核酸检测不转阴的病人,或可以考虑通过调整体质来让机体自身清除病毒。

运用现代科技 深入研究中医药作用机制

新华网:经过本次疫情的考验,您对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有哪些思考和期待?

孟捷:在尚未研制出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的情况下,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已成为疫情中医疗救治的一个鲜明特点,中医参与取得了显著疗效。中医药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规划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和生理卫生课,目前已经有些学校开展中医药进校园的活动,向中小学生普及中医药文化,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建议国内西医也学习和了解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提供了一个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中医能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接受,也能造福更多的人。未来我们应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基础研究,深入研究中医药的作用机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诊疗设备,对中医药数据进行挖掘,用AI辅助中医诊疗以及融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尽可能规范化以及客观量化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记者肖寒 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