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对新时代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份文件有哪些亮点?国家高新区未来之路又该怎么走?7月23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
两个指标考量国家高新区发展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认为,文件最大的亮点,就是国家对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新的定位,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这是给高新区一个新时代的新定位,也是高新区未来的历史性责任,要承担起为国家创新发展探路、高质量发展探路的重大责任。”徐南平强调,今后高新区发展得好不好,就看两个指标,创新驱动是否能够做示范,在高质量发展上是不是走在前列,这是判断高新区做得好与不好的根本性指标。
徐南平指出,《意见》中的具体举措都是围绕这个发展定位制定的,比如,突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突出科技型企业培育,突出产业迈向中高端,突出改革开放创新,突出绿色发展,突出分类管理。
去年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的12.3%
从1988年至今,国家高新区经过32年的发展,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坚持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坚持改革开放。
徐南平说,国家高新区30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2019年,国家高新区的GDP占全国GDP的12.3%,税收约为11.8%。
“高新区在体制机制上的探索最大的贡献之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徐南平用三个关键词凝练了国家高新区在国家发展的地位: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这样一组数据亮出了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硬实力:2019年,国家高新区的企业研发支出为8259亿元,占到全国企业投入的50%,从创新产出来说,国家高新区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的37.5%;2019年,高新区新注册企业61.9万家,同比增长32%;2019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约为2213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大概为822人/年,即1万人中有800多名研发人员,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8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高新区也表现出逆势增长势头,凭借科技创新能力,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徐南平介绍,今年5月份,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工业增产值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高新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到2019年底,全国高新区聚集了8.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35.9%;约有5.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也聚集于国家高新区,占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33.6%。
《意见》提出,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接下来,将会有什么接地气的举措助力企业发展?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表示,国家高新区30多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效,就是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而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也成为了高新区一个重要的职责。
贾敬敦说,具体将从四个方面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工作。第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做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所得税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复制在自由贸易区和自创区成功试点的政策。第二,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服务工作。第三,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链条,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为中小企业的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和成熟壮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的服务。第四,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要把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