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秀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中心,坐落在蜿蜒流淌的邕江畔,规划保护面积13.54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6.43平方公里。青秀山群峰起伏、林木青翠、岩幽壁峭、泉清石奇,以南亚热带植物景观为特色,常年云雾环绕,具有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形成一个独特的天然休闲氧吧,素有“城市绿肺”、“绿城翡翠,壮乡凤凰”的美誉,是南宁市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





















广西抗日学生军纪念碑建于2001年12月,高20米,用花岗岩建成,碑顶是绿色琉璃瓦,翘角重檐,如飞燕凌空,雄伟壮观。

纪念碑铭记着广西学生军的抗日历史:1939年,南宁沦陷期间,这群文弱的书生,在对敌斗争中,前后参战978次,个个奋勇杀敌,共有10余人壮烈牺牲,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悲壮动人的青春之歌。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已列为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观音禅寺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位于接近青秀山风景区山顶。禅寺占地面积15亩,由大雄宝殿、福慧讲堂、观音阁、地藏殿、卧佛殿、伽蓝殿、天王殿、五观堂、客堂、僧寮、居士寮、钟鼓楼、照壁等组成,是广西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供奉着国内最大手工最精美的的檀香木镀金千手千眼观音和缅甸皇室赠送的世界上最大由整块缅甸玉雕成的玉卧佛,是佛教人士聚集之地,香火旺盛。

观音禅寺的历史佛缘追溯至980年前的北宋时期,当时有僧人在青秀山筑庐修行,后扩建为妙超寺、白云精舍等,明朝万历年间改建为万寿禅寺,清末民初寺院渐渐荒废。1986年,当地信教群众在万寿禅寺旧址自发集资兴建为三宝堂。2000年伊始三宝堂交付僧人,迎请佛像,庄严道场,命名为观音禅寺。

观音禅寺整体格局精巧而凝重。设有大雄宝殿、卧佛殿、护法殿、般若堂、伽蓝殿等十几个佛殿,寺院殿宇辉煌,金身新塑,宝相庄严,香火旺盛。寺外青秀山顶设有观光平台,可远眺南宁市容。

观音禅寺占地面积约15亩,仿唐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在建筑布局上,山门和天王殿为前殿,大士阁居中,大雄宝殿居后,构成了寺院的主体,左右两侧四组殿堂相对,体现了中国佛教古典建筑以平面方正、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风格。

水月庵原名观音庵,位于青秀山天池西侧,占地3.3亩,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因夜里水月相映美如仙境而得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整座庵堂红墙、红柱、黄琉璃瓦顶,翘角重檐,庄严肃穆。是一座僧尼起居的地方和宗教活动的场所。

南宁水月庵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原名观音庵,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乌龙寺上广下映和尚在临江街建造观音庵,派比丘尼上道下淑师父主持。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扩建,因庵堂面向邕江,夜里水月相映,上寂下印禅师故改名为水月庵。观音有三十三相,水月观音便是其中之一,她高坐水边的石上,扭头望着水中月亮的倒影,用以喻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


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取佛经“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之意命名,是青秀山的地标性建筑。原塔由明代万历年间南宁籍尚书萧云举兴建,因抗日战争毁于1939年,现塔重建于1985年,是广西塔群中最高的塔。登上塔顶,可眺望邕江和远山近岭,数十里城市风光尽收眼底,景象壮观。

雨林大观于1998年建成,占地500多亩,物种繁多,植被层叠,拥有各类植物200多科2500多种300多万株,这里有独具雨林特征的人面子、桄榔、聚果榕等特色植物和望天树、桫椤、降香黄檀等1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负氧离子含量高达50000个/cm3。美轮美奂的“空中花园”、令人惊叹的“独木成林”、叹为观止的板根现象,激动人心的老茎生花,斑驳陆离的彩叶巨叶,令人如痴如醉。

中国—东盟友谊园占地150余亩,是一个见证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交流和深厚友谊的生态之园。友谊园建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纪念林、中国—东盟青年友谊林、东盟首脑名树林、东盟国花国树林、南宁友好城市雕塑群。承办了中国—东盟青年友谊植树活动、中国—东盟建筑艺术大型灯展、中国—东盟户外趣味知识竞技、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等主题活动,是东盟各国沟通交流、增进友谊的场所。

陆上拓展位于东盟友谊园,拓展项目内设有15组的难关险境,内容包括:动态竞技拓展、高空拓展、静态拓展、健身康乐设施等,如:飞越长城、千丝万缕、笔架山、腾云梯、网中游等动态竞技组合器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享受拓展运动带来的各种乐趣,还可以呼吸大自然给予的新鲜空气, 同时尽览青山绿水美景,是各大企业团队开展拓展活动的理想场所。

壮锦广场由一幅壮锦图案构成,中心是太阳光芒,象征着光明,寓意着壮族是一个崇尚光明的民族;周围用昆仑梅、三宝红等石材拼成了云纹、水纹、雷纹的图案,表达出壮族人民对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的向往。

青秀山友谊长廊位于青秀山旅游风景区壮锦广场与东盟友谊园之间,长618米,是广西目前最长的长廊。长廊仿照广西侗族风雨桥特色,结合岭南园林建筑风格而建,廊体不用一钉一铆,皆以樟子松榫卯衔接而成,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友谊长廊集桥、廊、亭、楼于一体,既成景点景观,也是休憩场所。廊间展示广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摄影作品和东盟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服饰、饮食等图片资料。置身其中,既能感受浓郁的广西民族和东盟各国文化气息,又能欣赏长廊两旁的名树奇石、香花异草。

广西珍贵树种展示园占地面积约为300亩,重点收集展示、保护繁育广西本土珍贵树种,是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植物专类园。园内观赏性高、趣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大规格珍贵树木1000多株,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望天树、红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蚬木、黄花梨、沉香等,是目前广西收集珍贵树种最多的专类园区。

香花园占地200多亩,种植香花植物120余种共10000多株。园内四季花香不断,早春绽放的紫玉兰形香兼俱招人喜爱,盛夏开放的白玉兰花香淡雅惹人垂青,深秋盛开的桂花香味馥郁令人陶醉,初冬盛开的茶花端庄优雅引人亲近。

青秀山的大门区,建于199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一个献礼项目。主大门是以侗寨风雨桥的造型所建。极具地方特色。大门造型与汉字的“山”相似,蕴含“青秀山”之意。大门上的匾额上“青秀山”三个字是出自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李兆卓同志手笔。

南宁市霁霖阁金丝楠乌木博物馆设在中心景区天池水边,是广西首批百家私人博物馆之一,广西首家金丝楠乌木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奇美,有形成时间超过数千年的金丝楠乌木珍品。典藏有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雕刻制作的金丝楠乌木作品,其中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题材的大型金丝楠雕刻艺术品在国内绝无仅有,研制的金丝楠乌木及相关文创产品得到爱好者和大众的追崇。

环山秀坪是青秀山旅游风景区核心区的一块绿地,占地近100亩,在环山秀坪的边缘设置了十八童子情景雕塑,十八个童子有练功的,有放鞭炮的,有踢足球的,栩栩如生,童趣盎然,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漫步绿地如毯的环山秀坪,体会身心的律动与惬意,“水旷、山幽、林秀、人美”,如诗般秀丽,如画般淡雅,是青秀山游客停留休憩、中秋赏月、聚会、开展户外大型活动优选场所。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第三届广西民歌节联欢会,青秀山东南亚美食节都在此举办。

塔影天池是以龙象塔与其北面的天池交相辉映,池水影塔,塔影入池的靓丽景观,为南宁市“十大景观”之一,在青秀山风景区内。塔的名称叫龙象塔,天池是青秀山山腰上一个大型的人工湖,池水波光粼粼,塔影入池,池水映塔,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倒影水中,被称为“塔影天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在池边喂鱼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