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故居

郑观应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观应故居位于广东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坐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后两进,中间天井加盖改为住房,面积约204.5平方米。

1903年郑观应出资为其父郑文瑞而建。现故居门额镶嵌一块长2.35米、宽65厘米的石匾,楷书阴刻:“秀峰家塾”四字,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有灰雕、墙画。屋内保存有木雕镂空神楼、神台,并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屋内还存有:“奉旨出使暹罗查办事件”、钦命广西分巡左江兵备道两块木匾(已破损)。该故居现由郑福田代管和居住,保存良好。

郑观应(1842-1921)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的杰出代表,著有《盛世危言》。

故居现状

郑观应故居位于三乡镇雍陌村,郑观应(1842-1921)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的杰出代表,著有《盛世危言》。

郑观应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郑观应和兄弟为纪念父亲郑文瑞去世10周年而修建,在青少年时代,郑观应曾在雍陌村跟随父亲学习四书五经。故居坐北向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后两进。现故居门额镶嵌一块长2.35米、宽0.65米的石匾,楷书阴刻:“秀峰家塾”。屋内保存有木雕镂空神楼、神台,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在郑观应故居,有郑观应生平的图片展、可供游客观看介绍郑观应的纪录片及介绍郑观应思想的触屏信息台。“奉旨出使暹罗查办事件”、“钦命广西分巡左江兵备道”两块木匾为珍贵历史文物。2008年2月,中山市文广新局对故居进行了重新修葺,现已正式对外开放。中山市从2007年底投入巨资,维修三乡镇雍陌村郑观应故居。郑观应故居首次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山新的文化景点。-

故居典故

该处故居为青砖雕木的平房,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前后分为两进,进入第一道门是一个雅致的小庭院。

站在小庭院中抬头向上看,“秀峰家塾”四个金漆大字闪闪生辉,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这四个大字相传出自郑观应之手,保存完好。

步入郑观应故居的大厅,可以看到木雕镂空的神楼、神台,上面都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图案,古色古香,属典型的中山清代雕刻艺术。

郑观应故居的“秀峰家塾”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面积约204.5平方米。该处故居是郑观应的出生地,“秀峰家塾”则是郑观应在1903年出资,为他的父亲建造的。

过去该处故居一直都被郑观应的后人作为祭祖的地方,后来,因为郑观应后人众多而且比较分散,该处故居逐渐空置。

有一段时间,大队曾经将故居当作仓库,堆放队里的杂物。上世纪60年代初,郑家远亲郑福田因为自己家的房屋倒塌没有住处,便向郑观应的后人借住故居。

郑福田仍然居住在郑观应故居中,并代为看管故居。不过,当地政府已经在故居旁边另外盖好了房屋,郑福田搬出故居,方便故居修缮和开放。此次,中山市投入巨资维修该处故居,将更好地保留故居原貌,修缮完成后,郑观应故居将正式对外开放,首次与游人见面。

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郑观应故居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广东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郑观应(1842—1922),又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父亲是乡村塾师。清咸丰八年(1858)奉父命往上海新德洋行,从其任买办的叔父学商。翌年由徐润介绍入宝顺洋行,咸丰十年(1860),任该行买办。同治六年(1867),他与英商合营公正轮船公司,被推为董事。同时仍为宝顺工作。翌年,宝顺停业,改任和生祥茶栈通事,与人合股承办该茶栈,后又…… 郑观应详细信息++

雍陌村:雍陌村民委员会(YōngmòCūnmínWěiyuánhuì)在三乡镇政府东北3.8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驻地雍陌村,故名。1949年前后属东桂乡;1953年析出,称雍陌乡。1958年分为雍一~三3个大队;1963年合并,称雍陌大队。1983年复称乡。1986年12月改称今名,耕地4694亩;主产稻谷,次为花生和蔬菜。有针织厂等。还有小学和卫生站。镇办博爱中…… 雍陌村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