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广目”专项)负责人郭华东近日在中国科协年会上作大会主旨报告时透露,“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正处于工程研制阶段,预计2021年前后发射升空。
郭华东说,在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和“广目”专项支持下,科研团队正在研制的“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将用以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指标监测和“一带一路”区域的发展。与此前研制发射的地球资源、气象、海洋、环境等面向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卫星不同,“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科学卫星,旨在解决人类和地球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问题,形象而言,就是以“精细刻画人类活动痕迹”为卫星的科学与应用目标。
据他介绍,“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将研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面向观测任务总体设计技术,高集成、小型化载荷总体技术,红外、多光谱探测技术以及海量数据压缩存储传输技术。同时,研制服务于“广目”专项并建立卫星运行管理与科学应用系统,完成地球科学卫星数据接收、处理与产品生产等工作。
他说,2018年,中科院适时部署“广目”专项,旨在集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与地球相关的数据资源,建成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系统和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等基础设施,“广目”专项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构建地球大数据基础设施、形成学科驱动平台和构建服务政府高层的决策支持系统。
郭华东透露,“广目”专项现已建成包括50PB存储和2PF运算能力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等大数据基础设施,已经向全球共享了8PB的数据,并且将以每年3PB的增量向各界共享。目前,专项已具备提供稳定的基础设施保障、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服务的强大能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