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角湾村古建筑群

曹角湾村古建筑群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曹角湾村古建筑群年代最早的是邓氏宗祠,为乾隆47年(公元1782年);其次是石围楼,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道光3年(公元1823年)建下书房;同治6年建上 书房(公元1867年);同治9年(公元1870年)建新围楼。村落以宗祠中轴线左右两边依地势规则分布,宗祠建筑不面呈“国”字形布局,宗祠为三进,每进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为“四堂归水”架构。围屋由外围、祠堂、左右住房组成,外围大门扭向东南10度开在中线,门楣上悬挂清光绪12年的“荷天驰赠”匾,月梁雕有龙凤呈祥图案;门枕石雕凿成鼎状、鼎足间雕饰有云雷纹饰。进入宗祠大门后,有桶扇阻挡,其格扇板透雕卷草花卉图案;再出福堂,过天街,跨进中厅。中厅为六柱檩条式结构,再步入上厅,上厅置有神台。

石围楼位于村落西部,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动工,至嘉庆7年(公元1803年)竣工,道光3年(公元1823年)再增建一层半。石楼高四层半,石砌外墙,楼内原是马廊式砖木结构,有房52间,为村民屯储粮食、紧急避难之所,后因楼内失火,又历经战乱,渐渐颓废,于1980年将木结构拆除,现仅存石围楼外墙。

与石楼相邻的是新围楼、下书房。新围楼建于同治9年(公元1870年),楼高三层,为所谓“金包银”砖木结构(外为青砖,内为泥砖),卵石铺地,围有正、后门,正门做成门楼,门前有门栅,围楼面积不大,便坚固实用。下书房建于道光3年(公元1823年),面积约300平方米,门前有一小院子和影墙,影墙上为博古脊,门前月梁和门墩上雕刻着精美图案,月梁中间雕成古代书简的样式,上刻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字,梁下一边浮雕有铜钱串等,门廊两边檐下设4层雕花六铺作斗拱辅助承重,其工艺精致。

上 书房位于石楼与宗祠之间,为同治6年(公元1867年),为合院式二进布局,占地600平方米,至民国时期仍开有私熟,教养本村子弟。书房整体结构保存完整。

该古村落尚保存15块完整的清代牌匾,从保留的牌匾来看,曹角湾村有耕读传家的生活传统,重视教养子弟,以期能“学而优质仕”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建有两座书房,显而易见该村对重视教育培训人才。据村中老人说,邓氏家族自十三世祖邓万盛、邓万兴、邓万隆兄弟开始,计有考取功名或捐有功名的大约有40多人,大小官职在身的大约有20余人,其中不乏一家数人或几代都有功名或官职、真可谓“书得门第”。至今族人之中还口耳相传一段“七子六秀才”的佳话。其族人功名清代光绪版《曲江县志》均有记载。

上洞村:上洞村位于小坑镇东部,毗邻始兴县,全村总人口1745人,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4户,全村山林面积45000亩,耕地总面积2557亩,其中水田面积1508亩,是典型革命老区村。上洞村委现有“两委”干部5人,党员45人。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52.3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两座水电站和与镇政府企业办电站分红等。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养业、林业和劳务输出。…… 上洞村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