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以进行公众的科学普及教育以及辅助相关大、中、小学的教学为服务宗旨。以丰富的馆藏,极具特色的文化学术氛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生命科学长廊
生命科学长廊目前的展览主题是“生物之美-人与自然摄影图片展”。通过摄影图片展,促使青少年找寻和感受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生物之美,从而达到自然与环境教育、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脊椎动物生态展厅
脊椎动物生态展厅内容科学严谨,在200m2展区里,展出的动物标本含4纲18目40科共计72种。布展按动物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动物-环境为背景,展示本馆收藏的澳洲动物、非洲动物、亚洲动物以及特色海洋脊椎动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的展示了部分馆藏动物及其自然-场景。该展区还配有多媒体系统,通过触摸屏控制灯光,使人、机和展览能够充分互动,以更形象、更丰富多样的内容展示动物的大千世界,揭示生命的奥秘。另外,内容丰富的脊椎动物馆藏标本陈列室也向市民开放。
昆虫标本馆
昆虫标本馆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纪念室,则展示了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及其丰硕的科研成果。
科普工作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成立五年来,在科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接待来馆参观的中小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十余万人次;举办了“现代生物科技展”、“生物入侵”等科学专题,开设生物科普知识讲座以及生动有趣的生物小实验;建成网上生物数字博物馆,通过网络为民众普及生物知识。
生物博物馆在科普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的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广东省、广州市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参观信息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马文辉堂”,(由中山大学正门进入)
路线指引:
自驾: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正门(南门)-逸仙路-园南路-马文辉堂(车辆停放于正门侧停车场或马文辉堂周边停车位)
公交:“中山大学”站或“省荣军医院(荣校)”站途径线路有:大学城3线、14、18、25、53、69、88、93、125、178、184、188、190、197、203、206、208、211、226、250、263、264、270、276、505、543、565、823
地铁:八号线中大站A(从正门入校)或B(从西门入校)出口。
中大社区:中大社区…… 中大社区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