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创新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担当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科技创新四项行动硕果累累
无论是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还是科技园区合作与技术转移行动,我国不断加强与各国的创新合作,在科技的引擎下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不断落地。
2016年起,科技部经充分调研合作伙伴国市场需求,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走出国门开展科技培训。在农业、信息及先进制造、资源环境、医疗卫生、科技政策等领域,培训班屡结硕果,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科技部主办的各类培训班聚焦“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成为我国与世界科技人文交流的闪亮名片。
同年,科技部初步尝试境外办班,四年来逐步加大境外办班的支持力度,已累计有10家单位先后承办16个境外培训项目,足迹跨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累计培训学员363人。
七年前,科技部开始实施“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来自埃及的奥萨马是第一个申请到该项目的埃及科学家,他说:“中国与埃及是历史悠久的好朋友,更有许多文化共同点。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让这条古老之路再焕生机,也为中埃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结合各国创新及产业发展实际,鼓励发挥多元化合作主体的作用,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推进与相关国家的科技园区合作。2019年,中国举办两期科技园区孵化器管理建设培训班,培训50余名学员,积极分享中国科技园区发展经验。召开“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座谈会,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中国国家高新园区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结合各国创新及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发挥多元化合作主体的作用,通过共建创新园、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在农业、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共同开展创新服务平台合作,促进园区创新发展。
在柬埔寨,湄公河、万谷湖、金边皇宫等美丽风景吸引了无数中国人前去观光。如今,随着“中柬食品工业联合实验室”建成运行,柬埔寨香米这样的美食也得以飘香“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餐桌。在越南,胡志明市黄忠南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我国开展太阳能技术合作,引进多种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设备,让百姓更便捷地洗上了热水澡;在非洲,中国-加纳/赞比亚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合作项目让清洁能源产业挺起当地发展的“脊梁”……依托现有“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网络,一大批技术走出国门,许多典型技术转移项目顺利开展,并获得“一带一路”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搭建各种开放合作平台,为吸引全球英才打造舞台
发挥各类人才智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十三五”期间,我国创新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总量接近60人。同时,我国科技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推进人才交流合作,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路径机制不断成熟,科技开放合作全方位深化。
近五年来,越来越多在华外国专家也借助我国国际科技人才交流的大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舞台。
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高分子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皇家工程院院士菲利普·寇茨教授是国际高分子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和领军人物,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
目前他负责的实验室与中国多家学术机构合作,建立起5个主攻领域不同的国际合作研发平台。据其介绍,与中国的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学术研究,逐步转向面向市场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谈到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时,寇茨教授兴奋地说:“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极大的惊喜,同时也使我感觉到中国对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视,特别是对中英两国人民交往的重视。”
从连续举办18届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到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策划实施的“藤蔓计划”,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我国都致力于为人才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全球创新贡献中国智慧
“十三五”期间,作为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举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项目任务,深度参与运行管理,积累组织管理经验并主动参与了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相关的国际规则制定。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俗称“人造太阳”。ITER计划是规模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自1985年发起动议以来,已经持续推进了20余年,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自参与该计划以来,中国始终恪守国际承诺,积极行使权力,履行义务,认真参与ITER计划的组织管理、工程建造等相关工作,与各成员国一道推动ITER计划顺利实施。
2020年7月28日,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举行,习近平主席向该仪式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实施以来,中方始终恪守国际承诺,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勇挑重担,与国际同行齐心协力,为计划的顺利推进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十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证明,开放交流是探索科学前沿的关键路径。”
人类历史上最大望远镜阵列——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可倾听微弱之声,探索宇宙奥秘。2012年,经国务院授权,科技部代表中方加入SKA建设准备阶段的政府间谈判。经过多年谈判,2019年3月12日,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公约签署仪式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公约。
科技部官网撰文称:“这是中方首次牵头国际大科学工程核心工作包研发工作,全面主持主导工程核心技术研发,是中方在引领和牵头提出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有益尝试。”
“坚持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并重,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自觉之路。”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表示,大科学装置的兴起和大科学计划的推进,正不断推动中国前沿科技探索走进新时代。
用科研数据说话,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筑梦七十载,奋进科研路。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5年的55.3%提升至2019年的59.5%。自2017年起,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被引次数连续3年排名世界第二。
安徽大学的伊朗数学家阿里·穆罕默德说,在每个尖端领域里,中国科学家们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迅速增长。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对科技发展,尤其是基础学科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在与世界数学界的同行交流时,听到美国科学家都在说,现在做科研,应该去中国。
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中国(含港澳台地区)近年来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数持续强势增长,从2015年到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从163人次涨到733人次。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一份科技日报社牵头发布的报告,从科研活动的重要成果产出——学术文献的计量学角度,呈现中国基础科研国际化的历史进程。报告中指出,我国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我国与21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并发表论文,合作论文的总数是1980年的2800多倍。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已经与六大洲13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框架下的合作协议,相关合作论文产出与影响力提升显著。截至2020年10月的数据显示,共有1107篇论文与该主题有关,其中大部分论文发表于2018年以后。
疫情背景下的中外国际科研合作,彰显“生命至上”的理念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
我国围绕病毒溯源、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试剂以及试验动物模型等重点领域开展攻关,第一时间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与来自多国的团队开展了密集的疫情防控与卫生合作等主题的国际研讨和科研合作。
科技部通过驻外使领馆科技处(组)积极联系各相关国家政府部门、科技界和卫生界,介绍中国应对疫情科技工作情况,分享经验,联合攻关,加强科技交流合作。组织参与包括30多个国家、地区和重要国际组织在内的超百场交流活动。推荐和指导中方专家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9个中长期重点研究方向和10个工作组,与各国分享相关经验。7月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对疫情国际合作项目申报指南,公开征集和组织实施合作项目,并推荐国内新冠病毒疫苗、药物研究机构和企业与相关国家机构企业对接,进行科研联合攻关。
疫情期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德国研究联合会发布联合声明,强调共同致力于加强全球科研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今年3月25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起的“科技战疫”国际研讨会在线上召开。法国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委员、圣埃蒂安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布鲁诺·博泽托教授指出,各方在会上针对新冠肺炎这一非常棘手的传染病,及时分享了信息,特别是初期宝贵的研究成果。
积极搭建平台,与全球同行共享科学数据和信息。在中华医学期刊网上搭建“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快捷、免费、公开发表科学发现并分享数据。截至2020年9月已有超过145种期刊、1330多篇报告和论文上线,浏览量超过345万次,有多名国外研究人员在此平台上发表论文。搭建“全球冠状病毒组学数据共享与分析系统”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两个共享数据平台,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数据浏览、检索和下载服务。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自然》《柳叶刀》等国际著名期刊的负责人,均对中国开展的疫情相关国际合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科技创新的多边协作,助力中国在科技外交中拓展“朋友圈”
立足本土,面向全球。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科技创新领域的“朋友圈”日益扩大。中国已与16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64个国家和地区的99个驻外使领馆(团)派驻科技外交官。
多年来,我国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开展的科技合作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中国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的脚步不曾停歇,多边科技创新奏响“交响乐”。
我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合作、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治理机制,致力于为世界提供中国科技创新智慧和方案,在多个场合留下了科技创新的印记。
播下希望的种子,浇灌“合作之水”,收获丰收的果实。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成功构建了覆盖中国和东盟10国的创新网络,其中与东盟9个国家分别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与越南广宁共建1个区域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协作网络成员达2400家,已覆盖东盟各个国家和国内主要省市,其中三分之一成员来自东盟国家。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创新之路”分论坛召开,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成效。
今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激荡七十载,奋进新时代。下一个五年,国际科技合作势必在我国发展与世界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实习记者张佳欣 记者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