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津古城又称柳州城,在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为明代城址。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分析,此城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现城垣完整,城内建筑大部分为原貌。

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旅游风景区,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座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地理坐标北纬32811、东径110211,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青砖砌成,设5个城门,高3米余,门内右侧有蹬道至城楼。城外有护城河,宽35米,深6米。城中轴线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连接南北二门,长287米,宽3米,从西门至主街有一小街,长60米,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铺面,旁为卵石馒路,街檐设下水道。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隆脊吻檐,雕梁画栋,一进多重。古城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城区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上津古城旅游带景点分布全镇,其总面积约为226.5平方公里。

古城建于明洪武初年,嘉庆七年全面复修,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县级古城,1993年衩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系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千余米,南北宽306米,城墙周长1236米,墙体上窄下宽成梯形,平均高6.8米,设有五门,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通汉、西南再辟一便民门。“上津”地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民间传为“圣上渡口”和“最上的渡口”之意。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南通楚,北通秦,是武汉至西安的交通要道,南方商队至此要弃舟登陆,北方马队到这儿要乘船东进,因此古时此处舟揖云集,商队如潮,十分繁荣。位居秦楚咽喉的战略位置和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在给勤劳的上津人民带来繁荣和幸福的同时,也给上津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史记载以来,上津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新旧政权争权夺利的汇战处。可以说上津的繁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血泪战争史。北宋时金人多次侵略上津,宋军多次收回,绍兴四年岳飞部将王彦收复上津,次年金兀术派将求和,划金钱河上游鹘岭关为两国分界线,而绍兴十三年金方就撕毁协约重侵上津,宋将伍天锡又领兵再次收回。元朝时元将阿木领兵20万人也多次入侵上津,先后掠走人口数万。明洪武年朱元璋派西征大军邓愈收复上津,而明崇祯七年农民领袖张献忠率农民军又进驻上津,明将熊文灿发兵争夺上津,如此你争我夺反复交锋,战无宁日,直至1947年上津解放后,位于上津西北部的国民党残余“鄂保四团”仍将上津作为主攻对象,多次出兵侵袭,在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中,顽强勇敢的上津人民在饱受战争创伤的一次次沉重打击中,不仅没有跌倒和气馁,反而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惨烈、气吞山河的豪壮之歌。上津古城位于集镇以南,其历史悠久。“上津”一词最早风注于《水经注》,源自北魏太和年间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之手—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可见,上津古城自诞生起就一直伴随上津这块特殊地理位置,融进好独特的酸甜苦辣,荣辱与沧桑。自三国魏末(公元262年)首设平阳县起,上津古城就一直是这一带中心。一千七百年来,上津分别经历了县、郡的变,从南宋(公元208年)开始,上关一带恶战迭起,上津也因此开始成为鄂陕边的军事要地。直至明代1368年,上津方并入郧西。历史上,上津曾14次立县,6次建郡,2次设,上津古城在每一次历史沿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魏景元三年前曹魏军事执力控制着汉水上游,曹操即设上津古城为重镇,扼守中原关口;元世祖忽必烈攻打武昌,也以古城为后方屯粮基地,先后陈传发祖,宋太祖赵匡胤、吕洞宾、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为其增添了浓浓艳的楚文化色彩。

频繁的战争和王朝的兴衰更替,也使上津的地方兴衰和政权权属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变化之大,次数之多,实属少见。上津最早属商国之地,春秋属晋,战国属秦,南北朝时属西魏,始建立上津县。可考历史记载为三国魏末(公元262年),曹魏军事势力控制汉水上游,为巩固地方政权,设立平阳县,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平阳县为晋兴县,西魏废帝元钦元年(公元1134年)上津撤县建郡,绍兴十三年(公元1161年)上津又降郡为县,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四年(1264年)上津因战乱又降县为堡,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上津又复县建郡,此后又随着战乱,统治双方的更替,上津地方政权频繁交替变更,但一直是县以上单位,直到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上津方降县为堡并入郧西县。1947年上津解放时复设上关县,1949年5月,武汉、西安相继解放,裁上关县并入郧西县,属湖北省郧西专署管辖至今。有史记载的先后共有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

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重建),元贞观、城隍庙(遗址)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堂(现存完好)、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有古城墙、古戏楼、古趣街等(保存完好);四是民居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保存完好),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上津古城明代前老城址,位于金钱河东岸,现存古城南200米左右,大小铁犁沟口,由于长期硝烟弥漫,战火连绵,人口凋零,加之洪水肆虐,于元末被毁。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于古城址之北二百步外向北扩展,筑一土城,建立廨署。”正德年间,土城已坍毁将尽,知县曾槐禀报上级,拟筑新城。后在原有城垣基础上,“卑者高之,狭者广之,石以基之,砖以崇之,池以绕之,延袤二千五百余步,高二丈,阔四隅,为五门——门各有楼,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通汉,西南再辟一门,以便民。”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秋告成。明末,部分城垣毁于兵乱。清顺治七年知县顾来初又兴工,“袭旧城垣三分之一修之”。嘉庆七年,再次全面复修,至今城墙每一块青砖上都有“嘉庆七年,上津公修”等字样,以志其事。古城东西长1007米,南北宽306米,面积8万平方米,成靴子状。墙体周长1236.6米,高6.8米,基厚6.12米,下系青石浆砌而成,上用青砖复修,城墙顶部建有雉堞(“文革”期间大部分被毁,现仅存东南部10余个),城墙拐角处建有城楼(已毁),环城建有护城河,宽4米,深2米(现已被泥沙淤平),河四周植柳围城,故名“柳州城”。城依金钱河,过去居民出城下百步台阶方见靠岸船只桅杆,后因河床抬升,水位高于城壕,于1964年洪水淹1.5米,柳树被毁。为护城,政府修筑红卫堤高4米,宽5米,以堤代路造地400亩,此后古城方未受水患威胁。目前古城除城楼和城垣被毁外,整体保存完好,古朴雄厚之风依存,除有极高的考古、历史、教育、观赏价值外,还有极高的建筑艺术和技术参考价值,是一部良好的活教材。作为历史见证的古城,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的同时,也展示着上津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既是上津古代文明的象征,更是当时繁荣程度的标志。因其独有的价值,1985年12月被郧西县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镇政府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于1992年对古城北门进行了修复,使其基本保持了原貌,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参观考古。

明清古建筑群主要位于古城内和古城北门外,以明清古街、两旁古建筑为主体,明清四合院建筑为辅,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古街总长约1.5公里,青石街道宽3米,两旁建筑青砖黑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朴雄浑,左右对称,高低和谐,错落有致。单个四合院一进数重,内置天井,围以小屋,雕窗临井,古色古香,风格独特,一般三四户一院,两三院一族,邻里相处,亲如一家,温馨和谐,有“千里胡洞娃,院子三四家”的美称。

南、北会馆南会馆,又名山陕馆、陕西会馆,座落于古城东北后山腰250米处,单户独院,青砖黑瓦银楼波浪顶,飞檐画栋卷角马头墙,古朴生动,粗而不俗,细而不腻,风格独特,门额及墙砖上雕作有“山陕馆”字样,字体遒劲,飘逸挺拔,馆内置小型四合院,分设东西南北四厢房各六七间,各厢房结构不同,用途各异,分工齐全,是一座集吃住、游玩、仓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旅馆、驿站。北会馆,位于南会馆以北10余公里处,与南会馆遥向呼应,单户独院,整体结构、布局、功能与南会馆基本相同,但细微处又风格迥异,区别有致。南会馆房顶坡面平缓,圆润流畅;北会馆房顶坡面陡急,檐角尖翘;梁栋花纹雕饰处理上,南会馆豪放自然,北会馆做得精细玲珑,是典型的南北建筑风格对比体现。

南北会馆是古代各地驻上津的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众多会馆中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座,也是十堰乃至湖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两座古会馆。它既是集古代高雅精湛的建筑艺术与经济实惠耐用的设计理念创造的产物,更是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后的产物,既是研究古代南北文化发展融合的难得实物资料,更是研究古代南北建筑技术与建筑风格的“活宝库”。

古戏楼古戏楼是一栋尖顶,数重,层次深度感极强的古代剧院,舞台南北左右对称,檐角高低、大小、前后错落有致,内用木柱列梁架设,外用青砖垒墙围之,墙楼和谐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青砖黑瓦彩柱画梁,飞檐跷角的美丽图画,其建筑工艺、布局、设计均显示出了高超精湛的技艺,不仅是当今建筑设计的难得教材,更是一件规模宏大、价值连城的绝美工艺品。相传每逢重大节日或大型庆典、祭祀活动秦楚两地戏班均要来此同台演出,南唱秦腔、北演楚戏,相互竞技,比示演艺水平,抢争观众,甚是热闹,民间传曰“对台红”便是由此而来。

天主堂民间又称天主教堂,位古城内中心位置,古街西侧,民居四合院丛中,占地500余平方米,始建于清末,教堂集西方建筑艺术与东方文化于一体,绿树掩映中的主建筑,尖圆顶,青砖墙,楼顶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四角钟楼高耸,钟声清脆圆润,复式楼内,设有经堂,每到周日,虔诚的男女信徒,集聚一堂,诵经念佛,气氛浓郁,小院四周辅以中式民居四合院,中西合壁,增添了别样情调。

民间故事:渊源流长的历史为上津留下众多的民间故事,因受频繁战争的历史因素影响,民间故事主要以战争传说和神话故事为主,这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战争传说是上津民间故事的主流,内容丰富,结构曲折,构思新颖,从远古的商朝战争到近代的解放战争,时间漫长,其中尤以唐宋至近代为最,如元世祖上津屯粮,朱元璋棋盘输地,李自成巧退明军,杨家将智守三关,杨八姐绞肠关盘肠大战,妻儿寡妇造反,王聪儿兵败泗峪河等民间故事,不仅曲折离奇,十分动人,而且还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

神话传说是上津民间故事的又一大特色,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时间之长远都极为少见的。金钱河运金,杨八姐智杀铁罗汉,泗峪河传说,老人洞故事等大批神话传说不仅脍炙人口,长传不衰,而且构成了民间道德教育主流,实际上就是一部民间公民道德教育史——无字教材。

民间戏剧:上津民间戏剧在全县久负盛名,剧种繁多,形式多样,主要以庆祝和祭祀为主题。庆祝类的主要有欢快的彩船舞,彩船调,高尧舞和民间大戏等。祭祀类主要有龙灯、狮子和以悠长神秘为主调的祭祀舞台戏等。因古时每年新年开船、新船下水、船队远航等均要举行祭祀活动,其活动频繁,操办之隆重,远远超过节日庆祝活动。目前,众多的祭庙虽然保存较少,但祭祀及庆祝文化却基本都完整的保存和继承了下来,成了上津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民间文学:由于受战乱影响,文人墨客留于上津的正史文学虽然不多,但民间文学却异常丰富,广为流传。民间文学又以描述上津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为主,可以说是一景一诗,一景一说,其中又以柳州古八景为最多,长堤柳浪、伍峪青幔、铁箍云峰、三山叠翠、白岩云桥、天桥古洞、仙鹤凌霄、嵩山仰面,且不说这每一景点的诗篇,单就是这古八景名称听来就充满诗情画意。清朝著名诗人王霖“青青堤上柳,飘忽自成春。欲作之眠势,应来九烈神。波平分鸭黛,浪咸起鱼鳞。若向江中渡,风流自有人。”的佳丽诗篇就是对上津长堤柳浪美丽景观的真实描述。

景点位置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古城

上津镇:上津地名,历史悠久,古为商国之地,春秋属晋,战国属秦,北朝西魏时建立上津县,比郧西建县早938年,历史上曾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设州,可见上津是秦楚咽喉,政治中心,军事要地。
  上津古城保存完整,建于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周长1236.6米,高6.8米,设5门,面积8万平方米,城基厚度6.12米,是湖北省保留完好的古城,被列为重点文物保…… 上津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