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共建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

近日,在2020青岛国际技术转移大会暨第二届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开幕式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揭牌启用,这是山东省青岛市和青岛市市南区深入落实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重要指示要求、落实李克强总理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对下一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1月,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各方在发表会议联合公报中表示:支持共同研究在山东青岛建立上合组织成员国技术转移中心。为落实本次会议的共识,中方在青岛设立了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旨在加强科技创新领域交流与合作,为各方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务实合作注入新的内涵。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从2019年筹建至今,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在科技部指导下,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一年来,青岛市科技局与青岛市市南区政府积极开展筹建工作,首批遴选入驻中心的企业及国际合作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发挥北欧创新产业平台在北欧创新产业国际合作与转移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与青岛市企业跨境合作及贸易的往来,搭建北欧创新产业与青岛市企业常态化、平台化对接合作机制,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促进青岛市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及国际化产业链的建设。

通过“云洽谈”“云签约”“云直播”等形式,该中心面向全球发布涉及20个产业的百项“待嫁”国际科技成果,逐步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际技术成果精准转化对接新机制,打造“一站式”国际成果转化服务云端新平台,聚焦国际重要产业科技需求,坚持全球化视野和平台化思维,多措并举推动与高质量国际技术转移成果精准对接。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赵静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着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值此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落地青岛之际,中方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拓展合作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技术转移以及上下游链条合作的生态。支持科学家、科研机构、产业界之间增进交流,积极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共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期待成员国积极参与中心的建设,携手共建更加广泛和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坚持开放合作理念,与各方共筑符合国际规则,兼顾各方利益的平台运行机制、管理流程和服务的模式,推动成员国科技、人才、产业、文化交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青岛市副市长耿涛认为,作为国内首个集“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诸多特色为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主要包括技术转移转化区、成果展示及文化交流区、创新服务配套区和生活配套区四大功能区,通过数据驱动的“线上+线下”体系,打造集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经贸往来于一体的“青岛”模式,深入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局,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国家打造连接全球创新资源、展示全球先进技术、对接全球高端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平台。青岛将更好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科技供给,探索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先进技术转移转化的新模式,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成果加速转化落地,加快建设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记者王健高 通讯员王宏 雪莹 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