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城北二十里,石婆固村东头,有一片沙丘,沙丘上有一棵双臂合抱不住的古酸枣树,据说,延津古时被称为酸枣县就是以此而得名。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唐太宗时,宫中一位受宠的娘娘得了病,经太医诊治、病总不见轻、太宗降旨、遍访天下名医,病仍不见好转。为此,许多人被砍了脑袋。朝中军师徐茂功夜里偶得一梦,梦中见一老翁对他说:”想治娘娘病,需用酸枣山上大枣仁做药引。”天明入朝,徐茂功把此事呈奏,太宗遂派人到延津来取酸枣仁、娘娘吃了酸枣仁做的中成药,病果然好了。
娘娘病好后,唐王觉得此树乃天下一奇,就派尉迟敬德到酸枣山修庙和亭阁、感谢神灵。敬德领旨.带领工匠人马,来到延津。先修好了东岳庙、又根据树的形状、修了一座;隆丽辉黄的亭阁、阁的东北角露出一个粗大的树枝,人称“龙头”据说“当时建阁时,敬德曾把钢鞭挂在树枝上、阁顶的两根大梁是一个和尚化斋得来的红荆根后经鲁班修理、又一夜之间送到此处。
据传、当时象这样的酸枣树共有二十株。其它都长在阁外,慢慢都死了。仅留下一棵。这棵树上的酸枣,大于平常棘果三四倍,味酸甜,核为双仁,透明发亮,看上去活象一对双胞胎娃娃头,如果把枣连叶摘下,挂在屋里、无论放多久,果皮也不枯皱。方园百里的穷苦百姓一有病就来烧香上供,取走几颗酸枣当药吃、真是果到病除。后来,部分达官显贵不远万里来此朝拜、见无酸枣可取、即命家人刮些树皮带回,久而久之,仅存的一株宝树也被刮死了。明代东岳庙与阁相继倒塌,而枯树根侧却另发新株。当时有姚、高、陈三姓人出资修围墙以护之。继而新株亦死,之后为保护树干,建一座长宽各八尺,高两丈余的方形0。(酸枣阁)0南向留小门,东西山墙上部各有小窗一孔。阁内棚楼板,楼上北墙中嵌石碣一方,刻“挂鞭处”三字。楼下北墙亦嵌有石碣,镌明代吏部尚书李戴所撰《古酸枣记》酸枣树位于阁之正中,宛如怪石壁立,虽屡遭刀砍斧削,胸围仍有1.92米。唯新株痕迹已不复存矣!
明代诗人越应扬题《酸枣遗踪》诗一首:“由来斯枣名斯邑,特地参天独而奇。一自司空垂笔后,孤标千载茂声驰。”诗的大意是:延津古代盛产酸枣,故此为邑名。唯独酸枣阁这里的酸枣树高参天,非常奇异。大司空曹操与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随盟主袁绍驻酸枣,写《蒿里行》词,记述了此段历史。这个既是植物名又是地名的酸枣,名闻遐迩。酸枣树干位于阁之正中,宛如怪石壁立,虽屡遭刀砍斧削,胸围仍有1.92米,唯新株痕迹无存。1966年4月,修葺加固,并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据调查,阁前沙岗上原有酸枣林一片,其粗逾檀者有二十余株。所结酸枣呈椭圆形,大于棘实三、四倍,味酸甜,核为双仁。“-”年代酸枣树被砍伐一空。现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婆固镇:石婆固镇位于新乡市东30公里处,距县城10公里,全镇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10850户,44520口人,97395亩耕地,属延津县优质小麦中心产区,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乡市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
近年来,该镇积极实施“工业强乡、五业富民、乡美村秀、和谐文明”发展战略,党的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较快发展。…… 石婆固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