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在党员主题教育基地闪耀

因发掘出“北京人头盖骨”而举世闻名的周口店遗址,坐落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距离市中心约50公里,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由于远离城区,平日这里都很安静。

近日,龙骨山上迎来了一场热闹的活动,中国科学院“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示范性活动在这里举行。40多位科研人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技事业毕生奋斗的感人事迹。

杨钟健: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一座丰碑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有一位亚洲科学家的照片与国际科学巨匠达尔文、欧文并列在一起,供世人瞻仰。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首任所长杨钟健。

“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的北展厅,展示了杨钟健奠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伟业的传奇一生。

青年时代,杨钟健就充满了爱国热忱。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他曾发起组织了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在报刊上发表多篇揭发军阀暴政的文章。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他先后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少年中国学会以及社会主义青年团等学生组织。

从北京大学毕业后,1924年杨钟健考入德国慕尼黑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专业,随早年就闻名世界的施洛塞教授和布罗里教授专攻古脊椎动物学。1927年,杨钟健发表博士论文《中国北方之啮齿类化石》,这是中国学者的第一部古脊椎动物学专著,标志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诞生。

1928年2月,应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的邀请,杨钟健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

杨钟健一生的科研领域,几乎涵盖了从鱼到人的全部古脊椎动物学,重点是对中国古哺乳动物和古爬行动物及中、新生代地层的研究,他野外考察50多年,足迹遍及全国各个省份以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杰出的科学成就使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里的一座丰碑。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激励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青年一代科研人员。

参加完“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示范性活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吴妍感慨不已。“看到杨钟健等老一代科学家的爱国热情,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坚定信念。这样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们青年一代热爱所学、勤奋严谨、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吴妍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秉志:科学救国 矢志不渝

走进位于中科院动物所国家动物博物馆三层的中科院“信念·传承·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秉志”两个大字。

秉志原名翟秉志,是中国近代生物学的一代宗师,近代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科学救国”不仅成为当时一些爱国青年献身科学的口号,而且成为一种较有影响的社会思潮。

1915年1月,秉志等留美中国学生创办《科学》月刊。“《科学》月刊创办,树起了‘传播科学,求真致用’科学救国的旗帜。”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党群工作部部长姜秉国在讲解时说,《科学》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一起,对提高国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的作用。

1915年10月,与留美学生一起,秉志又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民办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

在谈及科学救国时,秉志曾说:“吾国贫弱,至今已极,谈救国者,不能不诉诸科学。观于列强之对吾国,其过去、现在及将来,令人骨颤心悸者也!故吾国今日最急切不容稍缓之务,唯有发展科学以图自救。”

从国外学成归国以后,秉志创办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生物系和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他是中国动物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为我国生物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是现代生物学教育的启蒙者、开拓者。”姜秉国介绍,由于秉志的言传身教,他的许多学生都秉承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学风,成为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国家急需资金购买飞机大炮,秉志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在抗日战争前节衣缩食在南京所置的四处房产全部变卖捐献国家,并留下遗嘱将他的3000余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之情让人动容。(记者陆成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