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有关情况。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测控系统专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崔晓峰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孟华主持。
许洪亮:天问一号任务实现6个首次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成就。
天问一号任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成就。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在世界航天史上,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而且首次成功实现了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天问一号任务成功背后离不开全体参研参试人员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们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在任务实施中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生动诠释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
感谢支持天问一号任务的多个国家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及国际同行、友人,期待未来能有进一步的合作,让航天探索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力量。
张荣桥:一步实现绕着巡,靠的是什么?
一步实现绕着巡,意味着研制难度加大,说得通俗一点,失败的可能增加了。我们今天成功了,回过头来看,这条技术路线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整体上更加节省经费,特别是在技术上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因此我们讲,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结合我们中国国情,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
靠的什么?一是人在努力天在帮忙。八年的研制建设、设计、攻关、生产、试验,各个环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是我们人在努力;国内国际因天气原因推迟发射的例子不少,着陆时出现沙尘暴的情况也曾有过,但是回过头看,我们在发射的时候和着陆的时候,应该说气象条件都随了我们的期盼。这是天在帮忙。成功了,我们仍然要深挖一挖、多找一找不足,多看一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多问一问下一次再去我们还能够这样顺利吗?
二是实事求是。一步实现绕着巡,可喜可贺。但是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去,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成功了多次的国家相比,我们怎么可能没有差距呢?所以越是在成功的时候,我们越要正视自己的水平。我们时刻在跟自己比,每次都有进步,保持定力,积小成于大成。所以回过头讲,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一步实现绕着巡,成功了,我们很高兴,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在座的参与研制的这些同志,头脑是清醒的,认识也是清醒的。
孙泽洲:天问一号此次着陆实现多项技术创新
一是针对气动影响,我们通过全新的气动力、热的实验方法研究,确定了针对于火星大气条件下进行气动力、热的算法和实验手段。还改造了一些风洞,进行二氧化碳成分影响等实验工作,并设计了全新气动外形。同时针对火星大气进入,采用弹道升力方案,这可以适应火星大气环境不确定性,但是也面临很多难题。其中之一是进入过程中,气动减速段需要一定配平攻角,在开伞前我们又把这个攻角调回来,利于开伞尾流对称性,使开伞的风险更小。针对这样一个难题,应该说我们在国际上首次采用配平翼的打开方式,利用火星大气阻力进行攻角调整。这样一个方案,应该说,相比以往火星表面进入的方案,这个系统重量只有国外的10%。这是气动力、热方式以及我们技术方式上的创新。
第二是降落伞,地球返回中也有降落伞,火星大气稀薄,针对超音速、低动压、低密度我们设计了新的伞形,开展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完善以及地面实验方案的构建。针对地面模拟困难,国内首次利用火箭弹,在距离地面30公里左右高空开展全过程模拟。这也是第一次使用,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我们在地面做了完整的开伞验证,也为这次任务顺利进行或者成功着陆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针对巡视,火星表面巡视跟月球还有不同,火星表面呈现低光照,太阳光能量相对比较小,火星表面也容易出现沉陷,我们在技术上怎么解决?首次在国际上、在火星上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技术,使我们对太阳能利用率达到80%,也为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提供了很好的温度保障。
针对如何在沉陷这样一个火星特殊地貌上可靠行驶的问题,我们采用主动悬架系统,这个系统虽然实现起来复杂,但是针对于可能沉陷或者车轮故障等问题,我们的爬坡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主动改变我们移动的形态,实现车体抬升、车轮抬升甚至蠕动等形态,一旦沉陷可以以多种移动方式实现脱困。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地外天体采用主动悬架移动系统,作用是更好满足我们在火星上稳健移动、可靠移动的目标。
刘建军:我国火星探测的科学预期
我们在火星车上配备了6种仪器——火星车雷达、磁场探测仪、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多光谱相机和地形相机,其中,表面磁场探测仪将是国际上首次在火星表面进行移动的磁场测量仪器,首次获得精细尺度的火星磁场信息;还有国际上先进的火星车雷达和表面成分探测仪,通过双频段全极化雷达获取火星浅层结构信息,探测可能的地下水/冰分布;通过激光诱导光谱方式,获取火星表面岩石的化学元素组成。此外,多光谱相机、地形相机和气象测量仪,将感知火星表面环境,测量火星表面温度、气压、风速、风向和声音。
目前,6种科学仪器均已开机测试获取探测数据,正在开展科学探测,将围绕水/冰活动、火山活动等关键科学问题,深入认识火星古环境特征和演化,研究古火星的宜居环境。
在环绕器上配置的7种科学仪器也非常有特点。比如说,有双极化雷达、亚米分辨率的高分相机、500多个谱段的光谱分析仪、中分辨率相机,这些都和目前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最高能力处于同等水平。另外还有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和能量分析仪,这主要是仪器对磁场与粒子空间环境进行探测,为火星空间环境和大气逃逸机制研究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崔晓峰:火星探测的突破和进步
一是测控距离大幅延伸。在我国原有深空测控网基础上,完成了深空测控设备能力的升级,满足深空测控通信的技术指标和全新工作模式要求,同时新建成多天线组阵系统,对深空弱信号的接收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对探测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能力,从探月工程的几十万公里扩展到火星任务的数亿公里。通过我国深空测控网所属的各个测控站和测控设备,可以实现对探测器的全时段跟踪覆盖,实现了我国首次行星际飞行的成功测控和上下行数据的可靠传输。
二是测控精度有力保障。综合运用符合行星际空间与时间特征的轨道确定技术,增强测量手段,提高测量精度。利用全球布站的深空干涉测量,取得测量基线长度更长、构型更丰富的优势,使深空轨道确定和预报精度进一步提高,为近火捕获、两器分离、火星大气进入等关键控制,以及着陆以后巡视探测的精准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飞行控制克难制胜。在这次任务中,成功实现了超长时延、开环模式下的深空飞行器的飞行控制和行星表面巡视器的遥操作控制,做到了从地面对数亿公里以外的飞行器和火星车状态的及时完整掌握,操作控制准时、精确,实际结果与预定方案达到高度契合。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数十家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